[发明专利]沙灰墙面防裂及渗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4581.9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海刚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F13/02;C09D133/06;C09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面 渗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灰墙密封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止沙灰墙裂缝及沙灰墙裂缝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做过防水的墙面而言,在墙面完好无裂缝之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但是一旦建筑物受力发生变化导致墙面产生细微裂缝时,雨水也会沿裂缝渗入内部而无法防水。因墙面裂缝又细又多且不容易发现,要解决墙面细微裂缝引起的渗水问题,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不做处理,墙面长期渗水不仅导致外墙瓷砖容易脱落发生安全问题,而且内部装修也因长期被水浸蚀影响使用。对于渗水严重的墙面,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彻底清除沙灰层,重新做墙面装修,不仅耗时长,费用高,而且影响使用。对于较大的裂缝,申请号为200810037458.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裂缝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洁裂缝;沿裂缝开V型槽;配制胶泥;向裂缝嵌填胶泥;补后裂缝表面涂TB-999抗裂防水胶内夹抗裂加强布。这种修补方法需要开槽、填胶泥、在修补处设抗裂加强布等,工序较多,实际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只能针对裂缝较大的局部来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渗水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墙面防裂及裂缝处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处理方法来实现发明目的:
(一)生产处理剂:
处理剂按重量份数计,其配比为:环己烯10-20份,丙烯酸酯20-35份,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25-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12-2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6-15份。更优选的配比为:环己烯12-17份,丙烯酸酯25-30份,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30-3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15-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7-12份,所述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丁酯。
生产方法:按比例将环己烯和丙烯酸酯混合,在常温、常压下搅拌6-8小时,再加入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在常温、常压下搅拌4-5小时,得到乳白色液体。
按重量份数计,可以在上述配方中加入2-7份的二甘醇单丁醚,更优选的配比为,在上述配方中加入3-6份的二甘醇单丁醚。
加入二甘醇单丁醚的生产方法为:按比例将环己烯和丙烯酸酯混合,在常温、常压下搅拌6-8小时,再加入昆明建筑防水材料厂生产的IC型罩光面油、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二甘醇单丁醚,在常温、常压下搅拌4-5小时,得到乳白色液体。
(二)渗水沙灰墙面处理
对于涂料装饰的墙面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①清除墙面沙灰层以上的涂料层;
②使用处理剂涂刷墙面,有裂缝的,在裂缝内灌处理剂后,使用添加处理剂的沙灰填缝,处理剂∶搅拌好的沙灰=1∶50-100,填缝后再使用处理剂涂刷裂缝表面。
可以在搅拌沙灰的水中加入二甘醇单丁醚,按体积比计算,二甘醇单丁醚∶水=1∶50-150。
对于瓷砖装饰的墙面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使用处理剂涂刷瓷砖间的沙灰缝,有裂缝的,在裂缝内灌处理剂后,使用添加处理剂的沙灰填缝,裂缝处理剂∶搅拌好的沙灰=1∶50-100,填缝后再使用处理剂涂刷裂缝表面。
可以在搅拌沙灰的水中加入二甘醇单丁醚,按体积比计算,二甘醇单丁醚∶水=1∶50-150。
(三)新砌沙灰墙面防水处理方法
A、按照常规方法粉刷墙面;
B、采用上述处理剂涂刷墙面。
新砌沙灰墙面防水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处理:将上述处理剂掺入搅拌好的沙灰中搅拌均匀后粉墙,按重量比计算,处理剂∶搅拌好的沙灰=1∶50-100。为加快沙灰墙凝固硬化,可以在搅拌沙灰的水中加入二甘醇单丁醚,按体积比计算,二甘醇单丁醚∶水=1∶50-150。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墙面防裂、渗水问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海刚,未经赵海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