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变窗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4175.2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及伟 |
主分类号: | E06B7/08 | 分类号: | E06B7/08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变窗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窗户功能的墙体或者具有墙体功能的窗户。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用窗主要停留在推拉窗和平移窗阶段,窗户的玻璃也以单层3~5毫米玻璃为国家标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30~50层楼的居民楼盘已是大中型城市的趋势,百米以上的建筑在我国大中城市随处可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层建筑。
但我国的建筑材料发展缓慢,目前的高层建筑通风窗基本以幕墙“上翻窗”为主,该窗存在一系列结构设计不足。如:开窗后对幕墙产生“鳞片上翻效应”,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并且“上翻窗”开窗外受风面积较大,风压较高时易发生窗户吹落事故。影响社会公共安全。鉴于“上翻窗”存在的不足,现许多建筑物只好采用“平移窗”来解决坠窗难题,但又引发了高空坠物问题。
目前的各种窗户应用于低层建筑时,也存在建筑玻璃较薄,防盗性能极差,导致国民普遍采用窗外焊接防盗栏来解决可能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防盗栏的安装又会给火灾和疾病救援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并能同时兼顾通风、换气、保温、防雨功能的窗墙结合型产品——万变窗墙。
本发明所述的万变窗墙由边框(1)、错口上档体(2)、联动柱(3)、错口百页体(4)和错口下档体(5)组成;边框(1)为具有对称平行面的矩形框架;错口上档体(2)和错口下档体(5)分别与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固定连接,两侧分别与联动柱(3)胶接;联动柱(3)为两套,分别与左框架(103)和右框架(104)固定连接;错口百页体(4)居中;错口上档体(2)由上档座(201)和上档块(202)固定连接而成,上档座(201)为结构型材,上档块(202)的截面为外长内短的错口型,上档块(202)的错口端与错口百页块(401)的错口端相啮合;错口下档体(5)和错口上档体(2)为镜像结构;联动柱(3)由一端敞口的异型材底座(301)、联动机构(302)和一端敞口的异型材封盖(303)构成,底座(301)与封盖(303)的敞口端扣接,联动机构(302)置于底座(301)与封盖(303)所构成的空腔中,联动机构(302)有多根单向同侧输出轴,均穿过封盖(303),两套联动柱(3)为镜像结构;错口百页体(4)由多块错口百页块(401)通过错口啮合而成,每一块错口百页块(401)的两端分别通过预置于错口百页块(401)中的连接座(403)与百页座(402)固定连接;每一个百页座(402)又与上述的一根输出轴固定连接,两端的百页座(402)为镜像结构。
边框1为具有对称平行面的矩形框架构成基本结构,也可为多平行面的异型框架。边框1的基本框架结构由上框架101、下框架102、左框架103和右框架104构成矩形框体基本结构。框架的材质为坚固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固体材料。如:石材、玻璃、金属、木材、塑料、瓷砖、水泥。也可利用安装位置的原有的矩形“洞口”代替边框1。
每一个百页座402与联动柱3的输出轴连接的固定连接点位于百页座的下部或下端,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错口百页块401向内开启,既可有效防止因百页块断裂导致的高空坠物社会公共安全,又可消除百页块401的受风面积,特别适用于台风和地震地区普通建筑防盗、高层、超高层抗风和防坠环境中的安全使用。当然,向外开启和中间开启也不是被禁止的,只是那样的结构达不到上述效果。
在封盖303朝向百页座402的外表面上设有平行于封盖边缘的凹槽,在凹槽中粘接毛条313或粘接胶条323。还可以设有另外的凹槽,在凹槽中粘接胶条323。设置毛条和胶条的目的在于遮挡灰尘、雨水和消除室内外空气流动,同时毛条、胶条与百页座的接触,可有效消除封盖303和百页座402传递的噪音与共振,毛条313、胶条323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平行重复设置,如果采用平行设置,就相当于设置了重重密封屏障,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防尘和防水效果。
在每一块错口百页块401的错口面和上、下档块202、502的错口面涂有软质胶层,当错口啮合关闭时,既可使啮合性能达到气密封闭效果,又可以缓冲啮合机械力,同时保护错口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及伟,未经王及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刨煤机及其刨链连接装置
- 下一篇:电子控制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