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咽、抗氧化的保健功能食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4096.1 申请日: 2009-02-16
公开(公告)号: CN101485456A 公开(公告)日: 2009-07-22
发明(设计)人: 陶国闻 申请(专利权)人: 陶国闻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 云
地址: 650106云南省昆明市高***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氧化 保健 功能 食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清咽和抗氧化的保健功能食品,特别是采用金钗石斛与藏 族、彝族习用药材余甘子为原料制备的保健食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劣,烟酒过度、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常引起 上呼吸道性炎症,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咽喉类疾病而且迁延难愈。中医将咽喉炎 称为“喉痹”,其发生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是平素肺胃蕴热,外因是感于 风邪、疫疬之气。表现为发音困难,甚至嘶哑、咽喉肿胀、疼痛、干燥、有灼 热感及咽食不畅等。经常食用清咽润喉功能食品可起到缓解症状和辅助改善体 征的保健作用。

任何生命过程,都遵循着生长、发育、衰老的规律。中医认为,脾为后 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均有赖于 脾胃之运化。如果脾胃不足,则气血生化不足,各脏皆虚,也就导致了机体衰 老。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2亿之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 将达到1.6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6.1%。随着现代人类社会逐步步入老龄化, 抗氧化保健产品在保健行业中的比重将不断加大,需求将不断增长。开发具有 抗氧化保健功能的食品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金钗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金钗石斛的茎,是我国传统名贵珍稀的中药 材,具有广泛悠久的应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 有记载。《神农本草经》记载:“...味甘、平,无毒。治伤中,除痹,下气,补 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疿 气,定志除惊......”。《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清胃除虚热,生津,已 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 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余甘子系藏族、彝族习用药材。别名滇橄榄,余甘果,青果等。为大戟科 植物余甘子的成熟果实,味酸微涩,归肺、胃经。富含鞣质及酚酸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活性成分。 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等功能。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 咳嗽,喉痛,口干等。

目前,金钗石斛仿野生种植在国内已经成功产业化,原料供应有保障。余 甘子野生资源丰富,本创新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造福人类,并潜在着较好的 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咽和抗氧化的保健功能食品,原 料采用药食同源的金钗石斛与藏族、彝族习用药材余甘子,具有清咽和抗氧化 的保健功效。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由粒度≥60目的金钗石斛粉、余 甘子提取物混合均匀而成,且二者的混合重量份数之比为:金钗石斛6~10份, 余甘子提取物1~4份。对咽部不适者和中老年人可达到显著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的配伍依据:金钗石斛味甘性凉,归胃、肾经,能滋阴清热,益胃 生津为君药,余甘子味甘、酸、微涩性凉,归肺、胃经,能助君药清热生津, 健脾益胃。二者相须为用,凉润平和,共奏清热生津,健脾益胃之功。对咽部 不适者和中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金钗石斛、余甘子生产的功能食品,能充分发 挥金钗石斛和余甘子的功效,专门针对咽部不适者和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其 保健功效显著,食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在清咽方面: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符合试验受试入选标 准的慢性咽炎人群连续服用本保健功能食品15天后,咽部症状、体征积分明显 降低,症状总改善率为100%,体征总改善率为95.0%。可见本保健功能食品具 有清咽功能作用。

在抗氧化方面: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符合试验受试入选 标准的年龄在45~65岁人群连续服用本保健功能食品四个月后,血清过氧化脂 质含量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可见本保健功能食品具有抗氧化 功能作用。

本组方有既清热又滋养的特殊效用,清咽、抗氧化作用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由下列组分组成:(重量配比)

主要成分:金钗石斛8份、余甘子提取物2份。

制作方法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国闻,未经陶国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