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金属矿中脱除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4009.2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徐宝强;李一夫;刘大春;戴永年;马文会;夏侯斌;秦博;姚耀春;郁青春;邓勇;曲涛;熊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C22B5/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韵波 |
地址: | 65003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脱除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金属矿中脱镁的方法,属于一种真空冶金方法。
二、技术背景
镁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元素之一,其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在自然界中的许多金属矿中都含有镁的化合物,如红土镍矿矿中含有MgO10%-30%,钒钛磁铁矿中也含有少量镁的化合物。这些矿物不能直接用于金属镁的生产,且对其他金属的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或危害,如红土镍矿提镍时,MgO的存在使硫酸的消耗量大大增加。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处理含镁杂质金属矿时都会设计专门的除镁工序。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除镁方法有:(1)中和沉淀主体金属除镁法;(2)精矿酸洗除镁法;(3)氟化物沉淀主体金属除镁法;(4)浓缩结晶除镁法;(5)高效萃取剂分离主体金属除镁法。在湿法冶金中常用的除镁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当硫化精矿含Mg量≥0.6%时,采用稀硫酸洗涤法除Mg,使Mg以MgSO4进入到洗涤液中排除,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除去硫化精矿中的镁,但当镁含量高时会产生大量的硫酸镁,加大了环境的负担。另一类是对溶液集中起来进行冷却除镁。这些工艺方法均可通过工艺条件的控制使含镁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都应根据精矿中镁杂质的赋存方式及工艺要求而异。
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都曾对除镁工艺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国专利88105674.X公开了一种有关磷矿石除镁工艺。它是用一定含铁量,且95%过100目的磷矿粉,与水配成一定固液比的浆液,通入含二氧化硫的废气,使浆液中的pH值保持在2.0~5.0之间,在常温常压下反应8~24小时后,再用沉淀过滤法或笔析法等,将含镁的液相与磷精矿分离,废水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后排放或作它用,所得磷精矿可提高1~7%的品位,含镁量在1%以下,且磷损小于5%,该工艺同时还具有脱硫的效果,经济效益显著。专利200710065792.0也公开了一种磷矿除镁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反浮选除镁方法,所用浮选分离设备为静态微泡浮选柱。磷矿原矿经破碎、磨矿和分级后,在矿化槽中加入反浮选药剂与矿浆充分混匀,进入静态微泡浮选柱内浮选,调浆和浮选过程同时进行,矿浆经浮选后,所得泡沫相为浮选尾矿,柱底产品即为低镁磷精矿,可以满足湿法磷酸生产要求。
国外的研究人员对除镁工艺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美国专利09/351,956(Methodfor removing magnesium from brine to yield lithium carbonate)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水生产碳酸锂工程中用的除镁方法;美国专利08/317,050(Method for removing magnesiumfrom aluminum-magnesium alloys with engineered scavenger compound)公开了一种用一种化合物脱除铝-镁合金中镁的方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金属矿中脱镁的方法,用真空碳热还原脱除矿中镁杂质的方法,以碳(煤或焦炭)为还原剂,通过真空还原过程使矿中的杂质元素镁被还原成镁蒸气脱除,该蒸气冷凝后可得结晶良好的固体金属镁,其纯度大于95%;镁的脱除率大于75%。
本发明按以下步骤完成
(1)将干燥后的原料和还原剂分别破碎至100~300目;按照反应(a)中氧化镁摩尔化学当量的2~20倍配入煤或焦炭并混匀;
MgO(s)+C(s)=CO(g)+Mg(g) (a)
(2)将混合原料以5MPa~30MPa压力制团,并加入真空炉中进行真空碳热还原反应,开启真空系统,控制炉内压力小于20Pa后,以5℃/min~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700℃时保温反应,当压力下降至小于50Pa后保温结束;然后再以5℃/min~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0℃~1700℃时保温反应,至压力下降至小于50Pa,关闭供热系统;
(3)当真空炉内温度<200℃后,关闭真空系统,再冷却至室温,打开真空炉,从反应器中得到脱镁后的金属矿物,同时冷凝器上得到结晶良好的金属镁块。
所述原料金属矿主要成分为:8~35wt%MgO、10~50wt%Fe2O3、30~45wt%SiO2:还原剂为煤或焦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4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