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3672.0 | 申请日: | 200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冯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2 | 分类号: | C0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取消脉冲缓冲器的溶出 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拜耳法氧化铝生产高压溶出系统,无一例外地在隔膜泵出 口配置有脉冲缓冲器,甚至采用管道预热加压煮器溶出系统往往在预 热套管和第一台压煮器之间也安装有脉冲缓冲器。脉冲缓冲器用于消 除隔膜泵出口脉冲带来的振动。隔膜泵是一种活塞式容积泵,每台泵 至少有2个以上的活塞,其往复冲次运动造成了料浆的脉冲流,此脉 冲往往造成隔膜泵出口管道甚至预热套管的严重振动,进而造成管道 系统及厂房振动。利用脉冲缓冲器的料位自动控制联锁来控制脉冲缓 冲器是充气还是排气,料位高时充入高压压缩空气使料位下降,料位 低时排出空气使料位上升,从而起到平衡压力和料位,消除脉冲的作 用。但脉冲缓冲器有如下缺陷:
1、投资大,每组溶出机组配套2台脉冲缓冲器、6台放射源料 位计、6台气动阀、1台高压空压机、1台高压空气储罐、以及相配 套的安全阀、仪器仪表等,投资约600万元。
2、运行成本高,1台高压空压机每年运行电耗约15万元,空压 机、脉冲缓冲器、仪器仪表等每年的检修、清理、校验费用约100万 元,放射源每年的各种检验、保管等费用10万元,而且不安全。总 费用月135万元。
3、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虽然配置了脉冲缓冲器,但机组 在启动时,即隔膜泵开始向机组供料时,当机组压力小于隔膜泵出口 氮气包压力,隔膜泵流量不能大于某一特定值,如某厂是170m3/h, 否则隔膜泵出口管道振动非常严重,甚至能使管道断裂,即使隔膜泵 有520m3/h的能力也不能轻易提流量。我们将此流量称为临界点。当 机组压力大于隔膜泵出口氮气包压力,隔膜泵流量就可以随意提升, 不会造成振动。因此振动与脉冲缓冲器无关,而是与机组压力和隔膜 泵出口氮气包压力的关系有关。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出系统,该溶出系统取消了作用不大 的脉冲缓冲器且同时消除隔膜泵出口管道由于脉冲而带来的振动。
(二)发明内容
一种溶出系统,包括:由闪蒸机组和溶出压煮器机组组成的溶出 机组、预热套管和隔膜泵,其特征在于,隔膜泵通过管道连接预热套 管,预热套管连接溶出压煮器机组,溶出压煮器机组的末级出口与闪 蒸机组的连接管道上增加料浆调节阀,所述隔膜泵至少2台,每台配 置有一根管道,配置于每台隔膜泵的所述管道在预热套管进口再合 流,其共同向所述溶出机组的供料量大于溶出机组的满负荷进料量, 所述隔膜泵出口及出口总管安装有氮气包,用于消除隔膜泵脉冲带来 的振动、稳定料浆流量,所述隔膜泵出口及出口总管安装至少1台与 隔膜泵出口氮气包及出口总管氮气包联锁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即时监 测隔膜泵出口氮气包压力及出口总管氮气包压力,所述料浆调节阀具 有调节开度,所述料浆调节阀和溶出机组、隔膜泵联锁,使得溶出机 组压力始终高于隔膜泵出口氮气包压力及出口总管氮气包压力。
其中,配置于每台隔膜泵的所述管道的流速控制在1.6-2.1m/s之 间。
其中,所述隔膜泵出口氮气包的预充压力为溶出机组设定压力的 55-60%。
其中,所述隔膜泵出口总管氮气包的预充压力为溶出机组设定压 力的50-55%。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取消作用不大的脉冲缓冲器,同时消除了隔膜泵出口管道由 于脉冲而带来的振动,减少了由于脉冲缓冲器引起的高额投资和运行 成本;
2、简化操作,使隔膜泵能够随意提升流量,并使系统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溶出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溶出系统,不再配置脉冲缓冲器,同时取消了与之 配套的放射源、仪器仪表、空压机、高压储气罐等,结合附图说明如 下。
如图1所示的溶出系统,包括:由闪蒸机组1和溶出压煮器机组2 组成的溶出机组、预热套管3和隔膜泵5,隔膜泵5通过管道连接预热 套管3,预热套管3连接溶出压煮器机组2,溶出压煮器机组2的末级出 口与闪蒸机组1的连接管道上增加料浆调节阀4(MV106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中开多级输油泵体铸造工艺
- 下一篇:六氟化硫密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