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施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3120.X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启山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压蜜胺 树脂 纤维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絮压蜜胺树脂(英文名字缩写MF)纤维板的施胶方法,属于人造纤维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制造纤维板方面,普遍使用的是脲醛树脂或酚醛树脂对植物纤维起到的粘合作用,经过高压高温和保压及冷却所制成的纤维板。其中,由于这类粘合剂易溶于水,所制造的纤维板并不能够防水,从而构成了市场上流行的木质纤维板这一产品的主要缺陷。则在有关方面,尽管通过浸渍纸或浸渍布或对纤维分层淋胶实施层压已经制造出了层压蜜胺树脂卷材或板材,但是,由于使絮状纤维与粘稠状树脂在混合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截止到目前,在人造纤维板加工行业还未能解决有关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均匀施胶问题。
本发明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公开了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施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施胶方法,其目的:据制取蜜胺树脂的工艺流程,在容器内,加温前,加入甲醛水溶液和少许乌洛托品及一定比例的三聚氰胺,并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将容器内的溶液调至PH值8~9,随后搅拌均匀缓慢加热升温,当溶液升温到60~70℃溶液开始变得澄清透明,经过继续升温到80~85℃再保温1小时实现化合反应后,将温度降至40℃以下进行出料,再经过3~4小时的冷却亲核反应,澄清透明的反应液才变得混浊起来正式凝固成为粘稠状的蜜胺树脂,和由于这种粘稠状凝固体树脂在常温下难以溶于水以及难以与木质纤维均匀混合——也就难以用来作为絮压纤维板材的胶粘剂,而本发明通过避开其中的弊端,来实现,利用制取蜜胺树脂时将容器内反应物缓慢加热升温到60~90℃之后变得澄清透明则在保温中实现化合反应这一时间段内所制取成的属于在未进行凝固反应之前,也就是还未能够成为低温凝固粘稠状态而处于高温稀释澄清透明状态的蜜胺树脂反应液,或者在制取成的蜜胺树脂中混入适量的水缓慢加热升温到60~90℃熬制成稀释液体,通过高压泵将其喷射到纤维板加工生产线的混胶管道内与絮状植物纤维进行均匀混和所实现的施胶,随后,经过在管道内加热将水蒸发掉,再经过高压高温和保压冷却制成蜜胺树脂纤维板。
本发明公开的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施胶方法,易于操作,所制成制品的特点,坚固、木质感强、防水、防火、耐磨、抗老化、环保,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纤维板不防水的缺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本发明公开的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施胶方法制成纤维板的断面示意图。
在附图1中,1为植物纤维丝;2为热固化后的蜜胺树脂粘合剂。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本发明公开的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施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制取蜜胺树脂时将容器内反应物缓慢加热升温到60~90℃之后变得澄清透明则在保温中实现化合反应这一时间段内所制取成的属于在未进行凝固反应之前,也就是还未能够成为低温凝固粘稠状态而处于高温稀释澄清透明状态的蜜胺树脂反应液,或者在制取成的蜜胺树脂中混入适量的水缓慢加热升温到60~90℃熬制成稀释液体,通过高压泵将其喷射到纤维板加工生产线的混胶管道内与絮状植物纤维进行均匀混和所实现的施胶,随后,经过在管道内加热将水蒸发掉,再经过高压高温和保压及冷却,制成内部结合是通过热固化后定型的蜜胺树脂作为粘合剂2实现的使植物纤维丝1之间彼此连接成的蜜胺树脂纤维板。
本发明公开的絮压蜜胺树脂纤维板的施胶方法,易于操作,所制成制品的特点,坚固、木质感强、防水、防火、耐磨、抗老化、环保,从而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纤维板不防水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启山,未经李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