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磁芯用自润滑绝缘铁粉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3052.7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8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军;尹福正;潘德安;张深根;杨钰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C23C22/07;H02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磁芯用 润滑 绝缘 铁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功能材料和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电机磁芯用自润滑绝缘铁粉的制备方法,是新型、变频、高频电机磁芯的优质原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电机小型化、功能化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型电机,如高速横向磁场电机、电枢式爪极电机、轴向磁场电机和垂直电机等。这些电机转子磁芯的形状复杂、需要三维磁路设计及使用频率较高,传统硅钢片材料难以满足要求,这是因为硅钢片难以复杂成形,无法进行三维磁场设计,并在高频率下产生很大的涡流损耗等。由绝缘铁粉压制获得的铁粉基软磁复合材料磁芯恰好弥补硅钢的不足,具体工艺过程:以软磁铁粉为原料,表面绝缘化处理后,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压制成型,经热处理得到电机磁芯。这种电机磁芯具有良好的磁性能、高的电阻率、易加工、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新型、高效电机的关键功能部件。
绝缘铁粉是铁粉基软磁复合材料磁芯的原料,直接影响到磁芯的使用性能和结构强度。近年来,国外著名公司先后开发了绝缘铁粉,如赫格纳斯公司的Somaloy系列,日本JFE公司的KIPMG270H等,并在中国申请了相关专利。德国罗伯特·博施公司(中国发明专利ZL03811970.6)、瑞典赫格纳斯公司(中国发明专利ZL200480025248.8)均采用磷化工艺获得绝缘铁粉;日本JFE公司(中国发明专利ZL200310123293.4)采用磷酸铝盐包覆软磁金属粉得到绝缘金属粉末。上述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绝缘粉末不包含自润滑层,需要外部添加润滑剂,存在润滑剂分布不均匀、易脱落等缺点,影响粉末的压制性能和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磁芯用自润滑绝缘铁粉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绝缘铁粉具有三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铁、磷酸盐和硬脂酸锌。磷酸盐具有提高铁粉电阻的效果,硬脂酸锌具有润滑效果,同时实现了绝缘和自润滑功能。本发明为新型、变频、高频电机磁芯提供优质铁粉芯原料。
本发明的主要工艺过程:水雾化铁粉或还原铁粉→磷化处理→过滤→洗涤→皂化处理→过滤→烘干→绝缘铁粉。
本发明是一种电机磁芯用自润滑绝缘铁粉的制备方法,将工业化生产的水雾化铁粉或还原铁粉置于磷化液中,在20℃~90℃下搅拌10min~90min,经过滤、洗涤后,再置于皂化液中,在20℃~90℃下搅拌10min~90min,过滤,最后在20℃~150℃烘干得到表面包覆磷酸盐和硬脂酸锌、具有自润滑功能的绝缘铁粉。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磷化液的组成和溶度:
a.磷化液的组成分为:Zn3(PO4)2、Zn2Fe(PO4)2、磷酸、硝酸和去离子水组成;
b.磷化液中磷酸盐含量质量比为0.5%~25%,磷酸含量质量比为0.05%~5%,硝酸含量质量比为0.05%~5%,其余为去离子水,粉末与磷化液的质量比为1∶5~5∶1。
本发明的下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的磷化液的组成和溶度:Zn2FeMn(PO4)2、Zn2Fe(PO4)2、磷酸、硝酸和去离子水组成;
b.磷化液中磷酸盐含量质量比为0.5%~25%,磷酸含量质量比为0.05%~5%,硝酸含量质量比为0.05%~5%,其余为去离子水,粉末与磷化液的质量比为1∶5~5∶1。
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的磷化液的组成和溶度:Zn2Ca(PO4)2、Zn2Fe(PO4)2、磷酸、硝酸和去离子水组成;
b.磷化液中磷酸盐含量质量比为0.5%~25%,磷酸含量质量比为0.05%~5%,硝酸含量质量比为0.05%~5%,其余为去离子水,粉末与磷化液的质量比为1∶5~5∶1。
本发明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皂化液的组成和溶度:
a.皂化液是一种硬脂酸或硬脂酸盐水溶液,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钠、硬脂酸镁、硬脂酸钾或硬脂酸钙的一种;
b.皂化液的浓度质量比为0.1%~25%。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3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