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球状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2872.4 | 申请日: | 2009-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王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C01G23/053;B8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关 玲;贾玉忠 |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球状 氧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花球状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是一种安全无毒、化学性质稳定、低成本的半导体氧化物,在化妆品、纺织、涂料、橡胶、印刷、光催化、污水处理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主要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通常需要高真空及大型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溶胶-凝胶法采用四氯化钛或者钛酸四丁酯水解来制备溶胶,由于水解较为剧烈,反应过程难以控制。水热法设备简单,反应与外界隔绝,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纯净、结晶较好、形貌可控,而成为广受关注的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水热实验制备二氧化钛,往往以四氯化钛或者钛酸四丁酯作为原料,上述化学物质化学性质活泼,水解剧烈,容易产生危险。也有研究者采用二氧化钛粉末作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但这样得到的二氧化钛形貌比较简单,主要以一维纳米线和纳米管为主,难以得到三维复杂结构。
专利CN1807258-A以钛板为原料,先将钛板在氢氟酸、硝酸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洗液中清洗;再将钛板在双氧水、硝酸和四氮六甲圜的混合溶液中,在60~80℃下反应48小时以上;反应后的钛片用去离子水清洗,干燥,在300~500℃保温至少10分钟,制备得三维纳米花结构二氧化钛。以钛板为原料,酸清洗时会引起钛原料的流失,增加了成本;反应时需加入有机物,反应时间长,且需要后续的高温处理。
文献[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08,459,369-376]中采用双氧水和盐酸或者双氧水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先对钛板表面进行化学处理,然后将钛板用蒸馏水洗净并干燥,最后将洗净干燥好的钛板和氨水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在钛板的表面上制得一层锐钛矿的TiO2。以钛板为原料,双氧水和盐酸或者双氧水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处理会引起钛原料的流失,增加了成本,且只能在钛板表面制备一薄层的TiO2,不能制备复杂的三维TiO2纳米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纯钛材料为原料,没有有机物参与,而能制备复杂形貌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可控,反应温和,充分利用反应原料,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无害。
本发明制得的TiO2材料,形貌为球状,直径为500nm~1500nm,表面覆盖有许多花朵,花朵的直径为100nm~400nm。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方法的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钛粉0.01~1g,溶解在20~80ml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在氢氟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所用氢氟酸质量分数为40%,体积为0.05~10ml;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8%,体积为0.01~10ml,其余液体为高纯水;然后将所述的含钛溶液置于150℃~200℃下水热反应1小时~40小时;
(2)反应完毕后,用高纯水冲洗反应产物,直至步骤(1)所得产物的PH值达到7;然后将所述的步骤(1)所得产物置于50~100℃的烘箱中烘烤5-24小时,至烘干,便制得花球状二氧化钛。
至此本发明花球状二氧化钛制备完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制得的花球状TiO2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1所制得的花球状TiO2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3:为本发明之实施例5所制得的花球状TiO2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之实施例5所制得的花球状TiO2的X射线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量钛粉0.01克,溶解在40ml的氢氟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在氢氟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氢氟酸体积为0.05ml,盐酸体积为0.03ml,其余液体为高纯水;之后将所述的含钛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5小时;反应完毕后,将产物用高纯水冲洗多次,直至PH值达到7左右;然后所述的产物在80℃的烘箱中烘烤10小时。
本实施例所得到的产物为花球状T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渣环保节能水泥
- 下一篇:一种制备取向分子筛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