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线钢用炉外精炼三元合成渣及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2759.6 | 申请日: | 200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军;孙硕猛;杨建平;石树东;许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06632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钢用炉外 精炼 三元 合成 使用方法 | ||
1、一种管线钢用炉外精炼三元合成渣,其特征在于,成分组成为:80-85%活性灰、8-13%铝钒土、7-12%精品萤石,均为重量百分数;粒度:5~10mm。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炉外精炼三元合成渣的使用方法,在精炼过程中分批次加入,总加入量为8~15kg/吨钢;具体使用步骤为:
(1)钢水到LF炉处理位时加入所需合成渣总量的50-60%,设定氩气流量600-700NL/min,待合成渣完全融化后开始下电极升温脱硫;
(2)冶炼8-12分钟后加入剩余的30-40%合成渣,继续进行脱硫升温;
(3)冶炼20-25分钟后测温、取样,当硫含量达到钢种要求则不再加入剩余的合成渣,当硫含量仍偏高时加入剩余的10%合成渣,对硫含量进行微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过程氩气流量设定为300-400NL/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元合成渣的成分组成为:80-85%活性灰、8-13%铝钒土、7-12%精品萤石,均为重量百分数;粒度: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7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