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命名机制与名字解析映射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2501.6 | 申请日: | 200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科;林福宏;罗洪斌;吴恒奎;黄道超;秦雅娟;董平;杨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命名 机制 名字 解析映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网络命名机制和名字解析映射系统,用于实现数据和服务的统一注册与查找。
背景技术
一、命名
数据的获取和服务的接入是互联网最主要的两种应用,几乎所有的网络活动都需要这两者的支持。但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架构之下,数据和服务并没有统一的描述和处理机制,这导致了程序处理复杂度的增加和用户体验度的下降;而互联网中数据和服务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确实存在着很多必然联系,但是现有处理机制却并没有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联系,导致了网络资源的浪费。如果能更好地利用两者之间的联系,网络就能为用户提供更便利、一体的服务与资源处理机制,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和数据两套处理系统带来的网络资源浪费。然而,互联网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现却非常有限。
当前的网络资源采用以主机为中心的命名方式,Internet上网页和其它资源采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进行描述。每个URL的前半部分采用主机域名表示,后半部分表示资源在当前主机中的位置。这种命名方式能够唯一的标识一个资源,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不利于数据移动或者复制后的查找等。
二、名字解析映射
当前应用的名字解析系统是DNS,DNS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组织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DNS名称时,DNS服务器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此名称相关的IP地址信息。以客户端要查询www.bjtu.edu.cn对应的IP地址信息为例说明DNS系统的工作过程。首先,DNS系统将该域名发往首选DNS服务器,首选服务器分析全名并确定对于顶级域名cn具有绝对控制权的服务器的位置;随后,对cn DNS服务器使用迭代查询,以获取edu.cn DNS服务器的参考信息,然后参考信息应答从edu.cn服务器传送到的bjtu.edu.cn的DNS服务器;最后,客户端与服务器bjtu.edu.cn建立连接。因为该服务器包括作为其配置区域一部分的查询名称,所以,该DNS服务器向启动递归的源服务器作出权威性的应答。当源服务器接收到表明已获得对请求查询的权威性应答的响应时,该DNS服务器将此应答转发给发出请求的客户机,这样,整个查询过程完成了,如图1。
然而由于其设计初期考虑得比较简单,所以在当今的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1)DNS根服务器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所有本地DNS服务器不能解析的域名解析请求都要直接送到DNS根服务器去,而这些DNS根服务器的最终管理权与控制权在美国政府的手里,美国可以对DNS根服务器中的ROOTZONE文件的记录进行修改,从而使得一些国家从互联网世界中消失成为可能;2)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的一些服务无法再应用DNS来为其服务,如SIP服务,可以说DNS制约了新服务的应用;3)域名带有语义,不可避免涉及到所有权归属问题,从而带来可能的法律纠纷;4)DNS是面向主机的,当主机上面的数据移动或复制以后,DNS无法再次为该数据提供服务;5)在DNS服务器中,由于业务需要,负责.com域名解析的服务器相对于负责.org等域名解析的服务器负载重很多,没有相互协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较流行的改进的名字解析映射系统主要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
采用Http重定向技术,它是在DNS的基础上对DNS的功能进行了扩展,使之可以支持数据的移动或复制,属于增强型DNS。然而它的应用仅仅克服了上面DNS存在的众多缺点中的一个。
方案二:
采用结构化的分布式架构,这是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最为可行的方案,将在下一代互联网名字的解析映射系统的设计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具体方法为:利用chord环构建名字的注册与查询系统,这样实现的优势在于它克服了上面所述的DNS存在的缺点,具有鲁棒性强、负载均衡等优点,能很好地支持下一代互联网。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查询效率低下,在chord系统中,查询一个文件在最坏条件下所需要的跳数为log2n,此处的n为系统中服务器的数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钢吊箱或沉井定位下沉方法
- 下一篇:淤泥质软土地基加固“层压固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