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自动调焦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1935.4 | 申请日: | 2009-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闫钰锋;徐东明;张晖;于化东;付秀华;刘立欣;白素平;向阳;刘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3B43/00 | 分类号: | G03B43/00;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自动 调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技术,尤其是一种光学自动调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摄像模块(CMOS Camera Module,简称:CCM)是用于新一代便携式摄像设备的核心器件,与传统摄像系统相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影像品质等优点,并且在拍照手机,可视电话,汽车辅助驾驶,安全监视等领域广泛应用。CCM主要由传感器(SENSOR)、镜头(LENS),软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连接器件(CONNET)等零件构成。目前CCM生产过程除贴片以外,仍然以手工组装和人工测试为主。由于CCM产量巨大,组装测试工作存在大量手工作业,造成产品合格率不高,产品品质难以控制,生产成本高,人力需求大等问题。上述问题困扰着CCM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CCM产业的发展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CCM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自动调焦方法及系统,提高CCM生产过程中调焦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自动调焦方法,包括:
将计算机生成的分辨率图案投影到投影屏上;
将所述投影屏上的分辨率图案经准直物镜准直成准直光;
将所述准直光成像在摄像模块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上;
图像传感器获取所述准直光并形成视频图像信号;
所述计算机根据视频图像信号判断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是否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物镜的焦平面重合;
若不重合,则所述计算机控制调焦设备旋转所述摄像模块的物镜,使所述物镜沿光轴方向移动,使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与所述摄像模组的物镜的焦平面重合,完成调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自动调焦系统,包括:计算机、投影屏、可移动准直物镜、摄像模块、调焦设备;
所述计算机,用于生成分辨率图案,并将所述分辨率图案投影到所述投影屏上;
所述可移动准直物镜,用于将所述投影屏上的分辨率图案准直成准直光;
所述摄像模块,用于将所述准直光成像在所述摄像模块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上;
所述摄像模块还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准直光并形成视频图像信号;
所述计算机还用于判断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是否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物镜的焦平面重合;
若不重合,则所述计算机控制调焦设备旋转所述摄像模块的物镜,使所述物镜沿光轴方向移动,使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与所述摄像模组的物镜的焦平面重合。
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光学自动调焦方法及系统,通过计算机根据视频图像信号控制调焦设备对摄像模块进行调焦处理,由于不需要通过人眼判摄像模块断调焦后图像质量,因而提高了对摄像模块调焦的产品质量和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学自动调焦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
图2为本发明光学自动调焦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虚拟实距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光学自动调焦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将计算机生成的分辨率图案投影到投影屏上;
步骤102、将投影屏上的分辨率图案经准直物镜准直成准直光;
步骤103、将准直光成像在摄像模块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上形成视频图像信号;
步骤104、计算机根据视频图像信号控制调焦设备对摄像模块进行调焦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自动调焦方法,在摄像模块的像方焦平面上形成视频图像信号后,通过计算机根据视频图像信号对摄像模块进行调焦处理,由于不需要通过人眼判断是否需要调焦,提高了光学系统的调焦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102中,投影屏可以为毛玻璃板,具体可以采用直径 的毛玻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