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测霜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1894.9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史辰;肖婧;尚春鸽;郭庆慈;路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F2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慧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测霜传感器,具体地说,是针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利用光电转换技术实现霜层厚度监测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结霜是影响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运行效率的关键问题。霜层的存在与生长,增加了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换热器的传热热阻,降低了传热系数,增大了空气流动阻力,必须对其进行除霜控制。现有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1)定时除霜方法;2)换热器表面温度-时间除霜控制方法;3)压力-温度除霜控制方法;4)换热器表面温度变化率除霜控制方法;5)换热器表面与空气温差除霜控制方法;6)人工智能除霜控制方法。以上除霜控制方法,通过测量影响结霜过程的变量,如温度、压力、时间等,作为除霜控制的判据,而并非通过直接测量霜层的存在与高度,作为除霜控制的判据。因此,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无霜除霜”和“有霜不除”的“误除霜”事故。造成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误除霜”事故的原因是缺乏可对霜层厚度进行直接、准确监测的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原理,用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的测霜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光电测霜传感器,包括基座1、导热件2、光发射器3、光接收器4、上盖板5和固定件6,其中基座1是带有两个凸起的平板,在平板底侧设置半圆柱形凹槽,导热件2嵌套于所述基座1的凹槽内,导热件2顶部伸出基座1平板的上表面,在基座1的两个凸起内侧,分别放置光发射器3和光接收器4,光发射器3和光接收器4与上盖板5连接成一体,上盖板5与基座1的两个凸起连接,基座1与固定件6连接。所述基座1为绝缘、绝热等材质,所述导热件2为导热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可有效控制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的除霜操作;(2)可避免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误除霜”事故的发生;(3)输出电压信号“0-1”特性灵敏、可重复性强;(4)操作简单、适用性较强。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电测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导热件、3-光发射器、4-光接收器、5-上盖板、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知中,光电测霜传感器主要包括基座1、导热件2、光发射器3、光接收器4、上盖板5和固定件6。
其中基座1可由电木制成,是带有两个凸起的平板,在平板底侧设置半径为3mm半圆柱形凹槽,所述基座1的材质也可为塑料。导热件2的材质可为铜,且导热件2嵌套于基座1的半圆柱形凹槽内,导热件2顶部伸出基座1平板的上表面,所述导热件2的材质也可为铝。在基座1的两个凸起内侧,分别放置光发射器3和光接收器4,光发射器3和光接收器4与上盖板5连接成一体,上盖板5与基座1的两个凸起连接,基座1与固定件6连接。
利用固定件6将基座1固定于换热器管路上,使导热件2同换热器管壁紧密接触,当换热器管壁结霜时,导热件2的顶部亦结霜,此时光接收器4的输出电压将发生阶跃性波动,根据此阶跃性波动可判断空气源热泵机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等制冷装置应执行除霜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高速主轴全息动平衡方法
- 下一篇:一种焙烧铝用预焙阳极的罐式焙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