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隔离条件下不同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91237.4 | 申请日: | 2009-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勇;范芸;陈进;孙溦;赵伟;张树芳;余协力;陈宇;吴晓飞;苏小平;杜晓玲;张利华;刘冬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100048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理 隔离 条件下 不同 数据库 数据 同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种物理隔离条件下不同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都是在联机环境下进行的,而在安全性要求高,内外网物理隔离的不同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一般都采用移动介质拷贝数据文件,然后直接通过数据库提供的命令工具导入。这种直接通过命令工具进行数据导入操作中如果导入出错,则需要重新导入整个数据文件,而且导入过程通常在业务量较少的时段进行,目的是避免操作错误可能导致的目标数据库异常,破坏稳定性的要求。
在数据库间物理隔离、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通常的操作方法是:
1.将外网的所有数据导出成文件形式,拷贝到内网,再导入到内网目标数据库中。
2.将外网的数据结构导出成文件形式,并和数据物理存储文件一起拷贝到内网,并导入到目标数据库中。
以上两种操作方法比较简单直接。从源数据库到目标数据库,数据的写入是一次性的,虽然考虑到了操作的事务性,但如果数据量比较大,则失败一次将会浪费很多时间以及系统资源,在严重错误发生时,还有可能造成目标数据库的整体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保证目标数据库在导入数据时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数据同步方法采用建立临时的中间数据库,数据同步时将源数据库的数据通过中间数据库的过渡作为缓冲,中间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输转化为联网状态下的数据同步,从而在不损失数据稳定性以及同步效率之间达到折中平衡。
本发明一种物理隔离条件下不同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主要包括在外网源数据库中配置外网元数据表,在内网配置中间数据库和内网元数据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在外网中根据外网元数据表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对源数据库中需要传输的数据规范化处理,规范化后的业务数据包括需要操作的数据的表名称和各个表中需要同步的数据字段,以及进行操作时的时间戳;
步骤二,外网规范化后的业务数据导入U盘中;
步骤三,U盘中的业务数据导入内网的中间数据库;
步骤四,在内网中间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根据用户的最终需求导入目标数据库,导入过程通过数据库多会话操作实现多组数据同时进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操作记录入日志文件,查看日志文件,再次导入操作异常的业务数据。
通过上面数据同步方法的操作步骤,可以避免数据直接导入时产生错误而导致目标数据库的稳定性的破坏,通过建立的临时中间数据库,实现了不同网络环境数据库间同步的缓冲,同时满足了数据的同步和完整性要求,并通过设计外网元数据表和内网元数据表,提高操作的灵活性。本方法在安全性要求高,需要内外网物理隔离,且数据量较大的不同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中能够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物理隔离条件下不同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物理隔离条件下不同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物理隔离条件下不同数据库间数据同步的方法的具体实施结构示意图,操作过程中将外部网的源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同步到内部网的目标数据库,图中箭头方向为业务数据的流向。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时操作的完整流程图,具体操作步骤为:
1.按照外网元数据表的规定将源数据库中需要传输的业务数据的内容和格式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导出到U盘中;
2.U盘中的业务数据导入中间数据库;
3.依据用户的最终需求设定内网元数据表,对中间数据库中的待传输的数据进行校验,并分组整理,使得导入时可以多组同时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4.根据内网元数据表的规定,通过数据库的多会话操作实现多组数据表同时从中间数据库导入到目标数据库;
5.操作没有出现异常的,在数据导入完成后清空中间数据库,结束数据同步工作;
6.在数据导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操作记录入日志文件,通过查看日志文件,再次向目标数据库导入未成功导入部分的数据,同时可以直接清空中间数据库中成功导入的部分数据,直至全部数据导入成功结束数据同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桑果干红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温质子交换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