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调频广播的OFDM系统发送传输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1061.2 申请日: 2009-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1635699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7
发明(设计)人: 杨华中;王鹏军;徐淑正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H04L27/26 分类号: H04L27/26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 琨
地址: 100084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数字 调频 广播 ofdm 系统 发送 传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数字调频广播(DFM)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传输 方法,采用本方法的数字调频广播系统,不仅具有抵抗信道多径效应和多普勒 效应的能力,而且能降低系统实现的复杂度等优点,属于无线通信的接收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广播节目质量低、抗干扰能力差、 业务单一等缺点正逐步压缩着传统模拟广播的生存空间。在所有的模拟广播中, 调频广播具有最好的质量。但是,由于多径传播和移动接收时频率选择性与时 间选择性,严重影响调频广播的质量。为了改善FM广播的质量,过去相当长一 段时期中,人们在发射与接收技术方面虽然采取过一些技术,但是由于物理的 原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FM广播存在的问题。此外,模拟FM广播提供的业务 单一。尽管在模拟FM广播中可以使用广播数据系统(RDS),但可以提供的数据 率很低(净数据率约731b/s)。况且,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在我国并没有推广 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人们已经习惯于聆听CD质量的音乐,最好质 量的模拟广播已经满足不了受众的要求。FM广播数字化以后,改善传输质量与 音频质量的同时提供数据广播业务,使新的数字系统变为多媒体广播系统,频 谱的利用更经济,在同样的射频带宽内,可以传输更多套的节目,每套节目的 花费降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会提高。FM广播数字化以后,在相同的覆盖 范围下,需要发射功率会大大降低,既节约了电能,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目前,调频波段的数字声音广播数字系统主要包括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DAB+)、HD Radio和全球数字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DRM+),还有用于移动接收、提供音、视频服务的T-DMB、T-MMB、CMMB 等广播系统。它们虽然已经在部分国家进行了商业化运作,但是在国内的发展 初露头角,并不完善,市场覆盖率低。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广电总局开始组织相关单位对DAB系统和标准进 行跟踪、研究。1996年,国家广电总局率先在广东佛山地区利用欧洲DAB标准 开展UHF频段地面数字音频广播业务。2005年4月和11月,又先后在北京地区 和上海地区分别利用VHF频段和L频段开展DAB试验播出。2006年6月,国家 广电总局颁布了GY/T214-2006《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 范》。尽管DAB在欧洲已经得到了良好发展,但1.7MHz信道带宽过大,频谱利 用率低,分配不灵活,最大的缺点是投资大,部署成本较高,需要指配新的频 谱,不能实现模拟与数字节目的同播,不能实现FM由模拟向数字的平滑过渡。

HD Radio是国际上另一种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数字音频广播系统,该技 术系统使用的信源编码方法是HE AAC-V2,即先进音频编码(AAC)与频带恢复 (SBR)技术、参数立体声(PS)的联合。2008年3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于北京地区开展了HD Radio技术试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HD Radio的频谱模 板不符合ITU规范,对邻频道的强干扰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在 中国调频广播波段推广不太可行。

2006年,欧洲在DRM的基础上开始对数字调频广播进行研究,2005年3 月,DRM组织决定将DRM标准扩展到120MHz的范围,并命名为DRM+,包括47~ 68MHz(波段I,东欧FM波段)、65.8~74MHz(OIRT,世界广播电视组织,FM波段)、 76~90MHz(FM波段,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调频广播使用的87.5~108MHz(波 段II)。DRM+不是DRM的替代者,而是DRM标准的扩展。DRM+是独立的数字发射 系统,最有希望成为FM波段模拟广播将来的替代者。DRM+于2007年11月20 日在德国汉诺威测试,第二次测试于2008年3月1至5月31日在德国凯泽斯 劳滕展开[8],根究测试的结果正在对其参数进行优化。由于技术方案尚不成熟, 暂时无法实行推广和产业化。在国内,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牵头, 对HD Radio和DRM+技术进行了跟进和研究,并对中国数字调频广播的相关事宜 进行详细规划;另外,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中心和数据广播研究 所对数字调频广播也在进行深入研究,东南大学多媒体技术研究所也对数字广 播关键技术及其相关附加功能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