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植物甾醇和谷维素的水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90838.3 申请日: 2009-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1991159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郝国防;任广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2/38 分类号: A23L2/38;A23L1/30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曹津燕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包含 植物 醇和 谷维素 水性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包含植物甾醇和谷维素的水性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甾醇是植物中各种甾醇的总称,目前已知其种类有40余种之多,其中主要成分是谷甾醇,约为50%;其次是菜油甾醇,约为33%;再次是豆甾醇、菜籽甾醇等。植物甾醇是3位为羟基的甾体化合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4-无甲基甾醇、4-单甲基甾醇和4,4’-双甲基甾醇三类。植物甾醇通常为片状或粉末状白色固体,熔点较高,如豆甾醇熔点为167~170℃。甾醇的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苯、氯仿、石油醚等多种有机溶剂。

谷维素又名米糠素,是以环木菠萝醇类为主体的阿魏酸酯和以甾醇类为主体的阿魏酸酯组成的一种天然混合物,存在于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稞麦糠、油菜籽油等中,以毛糠油中的谷维素含量最高。谷维素是一种淡黄色至黄色的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18~119.5℃,无味,有特殊香气,不溶于水,易溶于碱性乙醇、乙醚,溶于热的油脂,耐热性强。

人体血液中存在高水平胆固醇与罹患心血管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心律不齐、心肌梗塞等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降低人体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对防治与胆固醇相关的疾病具有特殊意义。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植物甾醇对于降低血液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减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显著意义,但植物甾醇降低人体内甘油三酯的效果不明显。谷维素则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降低肝脏脂质,减少血清过氧化脂质。

植物甾醇降胆固醇功能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的理论:①植物甾醇可以将小肠中的胆固醇沉淀下来,使其呈现不溶解状态,因此不能被吸收;②胆固醇能溶解于小肠内腔的胆汁酸微胶束(主要由胆汁盐和磷脂组成),这是其被吸收的必要条件,而植物甾醇的存在可以将胆固醇替换出来,使之不能经胆汁酸微胶束被运送到达小肠微绒毛的吸收部位;③在小肠微绒毛膜吸收胆固醇时与胆固醇相互竞争,阻碍对胆固醇的吸收。根据上述植物甾醇的作用机理,在进食高胆固醇膳食的同时食用富含植物甾醇的食品,抑制胆固醇吸收的效果会更好。

谷维素降低血脂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点:①抑制吸收胆固醇作用,试验表明大鼠摄入含有1%谷维素的高胆固醇饲料,能抑制消化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②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作用,小鼠试验表明,摄入谷维素后肝脏中能明显抑制醋酸与甲羟戊酸合成胆固醇;③促进胆固醇异化、排泄作用,在小鼠皮下注射谷维素,能促进胆固醇异化,并随粪便排出,比较发现摄入谷维素可使胆固醇、胆汁酸排出量增加一倍。

Pollak在1953年使用谷甾醇作为药物,治疗高胆固醇症。当时使用的是植物甾醇晶体,溶解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都比较差,因此使用的剂量很大,每天高达25g,没能得到广泛应用。到70年代,大剂量使用植物甾醇的治疗方法开始减少,因为人们发现大剂量的使用会导致谷固醇血症,即血清中的植物甾醇浓度明显升高。从90年代开始,人们的研究转到了植物甾烷醇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上。1995年,芬兰Rasio公司的Benecol产品问世,Benecol是将植物甾醇酯化后得到植物甾烷醇酯,可以添加到脂肪类食品(如人造黄油)当中去,这种甾醇酯可以被小肠中的酶类水解,释放出具有生理活性的游离甾醇。每天服用3g Benecol,有降血脂的功效,能降低10%的总胆固醇,降低15%的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脂无影响。随后,同类产品先后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上市。

有研究结果显示,溶解性提高的合成植物甾醇衍生物对肠吸收胆固醇的抑制作用不及天然植物甾醇强(Mattson等,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Nutrition35:April 1982,第697~700页),特别是这种油溶性衍生物的缺点在于必须还要同时吸收许多可食用油,因此提高植物甾醇的生物利用率的方法得到了深入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0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