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825.4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袁亮;方良才;程念东;白国基;陈军;焦先军;蔡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瓦斯 系统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排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矿井中,瓦斯抽采系统庞大并且复杂,瓦斯抽采过程中若积水严重会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甚至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而瓦斯抽采系统中的管路积水难于及时、彻底排放。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手动放水器对瓦斯抽采系统中的管路积水进行排放。但这种排放方式只能在瓦斯抽采系统停止工作时进行,而无法随时、自动地排水,并且,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在瓦斯抽采系统停止工作时进行排水,无法随时、自动排水以及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包括设置有入水口的隔离仓;所述隔离仓底部设置有负压孔;一个以上排气通道穿过所述隔离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排气通道中设置吸球配气杆,所述吸球配气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排气通道;所述隔离仓下方设置有积水仓;所述积水仓中设置有通过连接杆连接的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所述第一浮球与所述积水仓侧壁上连接有杠杆,所述杠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浮球连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压球;所述第二浮球底部和所述积水仓底部相应设置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积水仓底部一侧设置有吸球排水口;
瓦斯抽采系统中的管路积水经由所述隔离仓底部的所述负压孔进入所述积水仓,使所述第一浮球浮起,带动所述杠杆和所述连接杆上升,使所述第一磁铁脱离所述第二磁铁;所述杠杆上升至接触所述吸球配气杆,使所述吸球配气杆上升,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隔离仓外部空气连通,使所述控压球吸附至所述负压孔;所述吸球排水口中的吸球脱离排水口,使所述管路积水从所述吸球排水口排出。
该装置还包括负压表,用于显示所述装置内部的压强;
所述吸球配气杆上还设置有弹簧,用于当所述负压表显示的所述装置内部压强增大时对所述弹簧进行调节,以使所述吸球配气杆上升、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隔离仓外部空气连通。
该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清洗孔,设置在所述积水仓底部一侧,用于对所述装置进行清洗;
检修窗,设置于所述积水仓外壁一侧,用于对所述装置进行检修。
除渣窗,设置于所述积水仓外壁一侧,用于清除所述管路积水中的杂质;
所述杠杆通过铰链设置在所述积水仓内壁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实现了瓦斯抽采系统中管路积水的自动排放,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管路积水的排放效率,可保持瓦斯抽采系统管路中无积水,从而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入水口1、隔离仓2、负压孔3、一个以上排气通道4、一个以上吸球配气杆5、积水仓6、第一浮球7、第二浮球8、连接杆9、杠杆10、控压球11、第一磁铁12、第二磁铁13和吸球排水口14;
其中,隔离仓2的顶部设置有入水口1,该入水口1可以为与煤矿瓦斯抽采系统的管路易积水处连接的连接弯头;隔离仓2底部设置有负压孔3;一个以上排气通道4穿过隔离仓2的顶部和底部,排气通道4中设置有吸球配气杆5,该吸球配气杆5的长度大于排气通道4;隔离仓2下方设置有积水仓6;积水仓6中设置有通过连接杆9连接的第一浮球7和第二浮球8;第一浮球7与积水仓6侧壁上连接有杠杆10,杠杆10一端与第一浮球7连接,杠杆10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压球11;第二浮球8底部和积水仓6底部相应设置有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3;积水仓6底部一侧设置有吸球排水口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燃料燃烧换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壁式暖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