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9675.7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彬;刘东旭;姚志强;王全礼;刘杰;彭凯;解清阁;耿立;杜守志;王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2C38/04;C21D8/12;C21D1/26;C21D1/74;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机 取向 电工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 方法,且该电工钢具有高磁感的显著特点。
背景技术
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是从低碳低硅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产品相比, 因其同时具备优势明显的高磁感和较低的铁损等综合性能而被市场广泛认可,尤其是 使用量大使用频率高的中小型电机、冰箱或空调的压缩机等市场的青睐。随着各类微 小电机、压缩机等向高效、小型化发展,电机、压缩机用户大型退火设备的完善,低 铁损高磁感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成为近年来的开发热点。为此,各钢铁企业和科研院 校都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来开发高磁感的低铁损无取向电工钢。各企业或研究机构在 进行成分设计时,除了进一步提高钢质洁净度外,一般考虑通过复合添加Sn、Cu、Sb、 Se、P、B等晶界偏析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实现高磁感低铁损的产品性能,并通过控 制热轧、卷曲及热轧板退火工艺来提高最终产品磁性能。
1、NSC中国专利95194275.1,授权公告号CN1047207C,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冷轧 无取向电工钢的成分及其生产工艺,其主要特征是提高钢中Mn元素到1.0wt%,C、S、 N含量均不超过30ppm,热轧终轧在Ar3+50相区,Ar1-50℃~(Ar1+Ar3)/2卷曲并自退火, 可得到B5000为1.79~1.80T的高磁感性能,但同时铁损值P1.5>5.0w/kg,不能同时 获得高磁感和低铁损的特性。
2、浦项中国专利:97120376.8,授权号CN1131532C,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磁性能 的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为:1.0%以下Si,0.5%Mn,0.005%以下Al, 0.03~0.30%Sn,加较高的P和微量B,控制B/N比0.1~0.5,典型工艺为:板坯加热 1100℃~1250℃,750℃以下卷曲,热轧板退火800℃~1100℃,冷轧板退火750℃~ 1050℃。该专利采用的是加较高的Sn和B、控制B/N比例来防止细小BN等夹杂物的析 出,但加热温度及后续的热处理温度较高,制造工艺较复杂,获得优良的产品磁性能 的成本也较高。
3、武钢中国专利01138224.4,授权号CN1131333C,公开了一种生产低铁损高磁 感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成分特征是≤2.0%Si、0.7-0.8%Mn、 0.23%(P+Sn/Sb),限制B的含量,极低的S、N,其工艺特征是1100~1150℃板坯加热, 酸洗、冷轧,退火时加湿脱碳,虽然所得磁性能优良但P+Sn/Sb添加含量较高,制造 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4、武钢中国专利00115993.3授权号CN 1100157C,公开了一种生产低铁损高磁 感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其成分特征是0.2~2.5%Si、0.15-0.8%Mn、P+ Sn/Sb<0.45%,B<0.0035%,极低的S、N含量,其中P+Sn/Sb必须为复合添加,其工 艺特点为铸坯经≤1150℃均热轧制,酸洗、冷轧,在820℃~1050℃成品再结晶或脱碳 再结晶退火。在低Si高Mn含量成分条件下也能达到B5000≈1.79~1.81T高磁感性能, 但铁损值也较高,P1.5≈4.2~5.5w/kg。
5、宝钢专利200510027404.0,授权号CN 1887512A和宝钢专利200610023208.0, CN 100999050A,均公开了一种0.1~3.5%Si、0.10~1.5%Mn、0.002~0.20%P,加Al、 Sn、Sb的一种或多种,极低的C、S、N,其工艺特征为采用高温常化或纯氢预退火处 理,采用一段式或两段式最终退火工艺,再以保证板型前提下冷却到80℃,冷轧退火 后可采用临界变形工艺,临界变形工艺为:冷轧后700~750℃×30s退火,再2~5% 临界压下,再750~780℃*1h消除应力退火。
6、宝钢专利200510027313.7,授权公告号CN100372964C,公开了一种0.8~1.3%Si、 0.70~1.3%Mn、0.5~1.0%Al、添加B、Sb以及Ca或Rem的一种或多种,极低的S、N, 其Si、Al含量高于本专利水平,故制造成本较高,且其工艺特点与本专利也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