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501.0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杰;欧阳平凯;薛培俭;姜岷;尚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46 | 分类号: | C12P7/46;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玉米芯 生产 丁二酸 方法 | ||
1.一种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1)玉米芯酸解:将玉米芯在重量体积百分浓度0.1~10%的硫酸 溶液中进行水解得酸解液,水解温度为40~250℃,水解时间5~600 分钟;
2)固液分离:酸解液固液分离,获得富含木糖的第一糖液和玉 米芯酸解渣;
3)酸解渣酶解: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或纤维二糖酶中的一种 或多种,对玉米芯酸解渣进行酶水解,得酶解液;
4)固液分离:酶解液固液分离得到富含葡萄糖的第二糖液和富 含木质素的酶解渣;
5)丁二酸发酵:采用丁二酸生产菌株对制得的糖液进行发酵, 在pH5.0~7.0,温度30~40℃,发酵40~80h,得到含丁二酸的发酵 成熟醪液,所述糖液为第一糖液、第一糖液的母液、第一糖液和第一 糖液母液的混合液、第一糖液和第二糖液的混合液或第一糖液母液和 第二糖液的混合液;
所述的第一糖液的母液是指提取含木糖的第一糖液中木糖后的 剩余的物料。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玉米芯在酸解之前先进行预处理,采用30~150℃下水或含重量 百分比0.01~5%的无机酸浸泡、洗涤玉米芯5~600分钟。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玉米芯与酸解所用的硫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2~20。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酸解渣酶解过程中,酶用量为:每克酸解渣2~100PFIU 纤维素酶,1~50IU纤维二糖酶,10~500PFIU木聚糖酶;酶解过程 中控制pH为2.0~7.0,温度为20~80℃,酶解时间为10~240小时。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酸解液的固液分离采用板框过滤、离心机分离或带式过滤 机。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丁二酸生产菌株为丁二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丁二酸发酵过程中,所采用的种子培养基重量百分比为: 玉米水解糖1~3%,酵母膏0.2~0.6%,蛋白胨0.1~0.4%,玉米浆 0.2~0.6%,Na2CO3 0.8~1.5%,NaH2PO4 0.5~1.2%,K2HPO4 1.0~ 2.0%,Na2HPO4 0.1~0.4%,NaCl 0.1~0.3%,pH自然;种子培养条 件:35℃培养10~20小时,pH控制在6.5~7.2,搅拌转速175~ 300rpm,通风比1∶(0.3~0.6)。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丁二酸发酵中发酵培养基重量百分比为:总糖浓度8~ 12%,酵母膏0.8~1.6%,蛋白胨0.2~0.6%,玉米浆1.2~1.8%,NaAc 0.05~0.2%,NaH2PO4 0.01~0.04%,K2HPO4 0.1~0.5%,Na2HPO40.1~0.05%,NaCl 0.02~0.04%,CaCl20.01~0.05%,MgCl20.01~ 0.05%,发酵培养条件:35~39℃,厌氧培养48~72小时,pH值控 制在6.5~7.1,二氧化碳气体以通风比为1∶(0.2~0.5)的通风速率 流入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搅拌转速为3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5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木防虫防冻保护带
- 下一篇:一种荒漠种植治理防渗水地底铺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