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唑胺菌酯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027.1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3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秀;刘长令;崔勇;李淼;陈亮;单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43/5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何薇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唑胺菌酯 嘧啶 化合物 真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唑胺菌酯与嘧啶类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唑胺菌酯与嘧啶类化合物或其盐为活性组分的杀真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1869034A首次公开了如通式(I)所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式中:
X1选自O、S或NR2;
R1选自氢、卤原子、硝基、氰基、CONH2、CH2CONH2、CH2CN、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硫基、C1-C12烷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卤代烷氧基C1-C12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胺基C1-C12烷基;
R2选自氢、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或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
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吡啶基、呋喃、噻吩或噻唑。取代基选自1-3个卤原子、CN、硝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C1-C6卤代烷氧基、苯基、卤代苯基、苯氧基或卤代苯氧基。
通式(I)化合物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对谷物、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多种植物病害均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并具有独特的内吸活性,尤其对灰霉病(番茄、黄瓜、辣椒等作物)、白粉病(麦类、瓜类、果树等)、黑星病(苹果、梨等)等真菌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该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容易对药剂产生适应性的变异,使药剂的防效降低。因此,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化合物与其组合、降低抗性真菌菌株选择性的危险性、延长活性组分的使用寿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通式(I)所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活性组分之一的杀真菌组合物,以达到显著提高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扩大杀菌谱、延缓病原物抗药性发生的目的。本发明以通式(I)化合物作为A组分,与嘧啶类化合物(作为B组分)混配使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其包含协同增效的如下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
组分A选自CN1869034A中公开的通式(I)所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组分B选自如下所述的一种嘧啶类化合物:
组分B选自嘧菌环胺B1(cyprodinil)、嘧霉胺B2(pyrimethanil)、嘧菌腙B3(ferimzone)、乙嘧酚B4(ethirimol)、嘧菌胺B5(mepanipyrim)、二甲嘧酚B6(dimethirimol)、乙嘧酚磺酸酯B7(bupirimate)、氟嘧菌胺B8(diflumetorim)、氯苯嘧啶醇B9(fenarimol)或氟苯嘧啶醇B10(nuarimol);或其盐;
组分A和组分B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100-100∶1;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含量为0.1~95%。
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中较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经由隅角反射器进行热能转换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