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留置的荧光显微内窥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8995.0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净;陈欣潇;毛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3/26 | 分类号: | G02B23/26;G02B6/06;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琨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荧光 显微 成像 系统 方法 | ||
1.可留置的荧光显微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激发光产生部、主光路及荧光拍摄部、激发光及荧光传递部、以及介入及留置部,其中:
激发光产生部,含有:光源、激发光滤光片以及透镜组,其中:
光源,为大功率LED,
激发光滤光片,为带通滤光片,中心波长与带宽和待观察荧光目标的激发谱相匹配,
透镜组,用以实现由所述大功率LED发出,并经过所述激发光滤光片后的光束的准直,
主光路与荧光拍摄部,含有:依次水平放置且和所述传像光纤束后端面一起组成主光路的CCD器件、荧光滤光片、二向色镜以及显微物镜,其中:
CCD器件,为低温制冷CCD器件,用于对微弱荧光信号的探测,
荧光滤光片,为带通滤光片,中心波长、带宽与活体动物待观测荧光目标的荧光发射谱相匹配,且其通带范围与所述激发光滤光片的通带范围不交叠,以便滤除激发光波段的光线,
二向色镜,在与所述主光路光轴成45度的同时也与所述激发光产生部产生的用于激发荧光标记目标的窄谱带激发光光轴成45度角,使得所述主光路光轴与所述窄谱带激发光光轴成正交,该二向色镜的转折波长介于所述激发光滤光片和所述荧光滤光片的通带范围的间隔内,以便反射所述激发光波段的光子且透射所述荧光波段的光子,
激发光及荧光传递部,含有:传像光纤束、传像光纤束固定装置、传像光纤束连接件外套、以及传像光纤束连接件内卡环,其中:
传像光纤束,为20cm~100cm长的柔性传像光纤束,两端各有3cm~5cm长的硬质护套,外径小于1mm,两端光学平面抛光处理,内部纤丝间距小于10um,
传像光纤束固定装置,开有中心孔,用于固定所述传像光纤束的后端面,
光纤连接件外套与所述传像光纤束内卡环之间通过精密螺纹连接,以保证活体动物的被观察位置与插入所述传像光纤束连接件外套之内的所述传像光纤束的前端面共轭,使得活体动物的组织内被观察位置的荧光图像能清晰成像于所述传像光纤束的前端面,
介入及留置部,是一个自聚焦透镜,外径小于1mm,插入所述光纤连接件外套的孔内,介入活体动物体内,与所述组织上被观察部位直接接触,由所述传像光纤束前端面把激发光汇聚到所述组织的被观察部位,同时,把所述组织被观察部位的荧光成像于所述传像光纤束前端面,该自聚焦透镜是通过一个穿刺产生的小于1mm的微创口置于活体动物的体内被观察部位的,
所述的CCD器件、传像光纤束后端面,相对于所述的显微物镜共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的荧光显微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聚焦透镜使用骨水泥粘接、生物胶粘接、或手术缝合方式中任何一种方式固定在活体动物的微创口内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的荧光显微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像光纤束内各纤丝间距小于2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的荧光显微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用激光器、激光二极管、灯、以及外部导入光中的任何一种代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留置的荧光显微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D器件用民用CCD器件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9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板安装电连接器
- 下一篇:具有用于阴极空气预热的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