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显著性区域的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8975.3 | 申请日: | 200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郑健;杨鑫;邓可欣;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显著 区域 可见光 图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显著性区 域的自动图像配准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自动图像配准方法,主要有基于特征点的配准,基于图 像灰度值的配准,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等。这些方法都还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基于特征点的配准,对一些质量比较差的可见光图像,特征点 难以准确提取,基于图像灰度值的配准要求两幅图像的灰度值必须要一 致,对受光照等环境影响的图像配准精度不高,基于互信息的配准,配 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可能会陷入局部极值,无法得到精确配准结 果。因此,对于低质量的图像很多还是采用手动配准,手动配准的成功 率和精度都比较高,但是它加大了操作者的负担,配准的速度比较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精确、鲁棒、 基于显著性区域的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显著性区域的自动图像配准 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在计算机上加载两幅待配准图像,选择一幅作为参考图像, 另一幅作为浮动图像;
步骤2:将参考图像和浮动图像分成M×N个矩形区域,计算每一 个区域R的局部显著性函数Ls(R);对局部显著性函数Ls(R)进行高斯 拟合,计算拟合后的局部显著性函数值Fls(R);选择Fls(R)的局部极 值区域的中心作为显著性区域中心;对每一个显著性区域中心,根据邻 域内的Fls(R)分布计算区域的半径,提取参考图像和浮动图像的显著 性区域R;
步骤3:对提取出的显著性区域R构建一个72维的尺度无关特征 描述子Lfd(R);定义一个距离度量函数为Dist(Lfd(R1),Lfd(R2)),衡量 两个特征描述子Lfd(R1),Lfd(R2)间的相似性;对两幅图像的任一显著 性区域对C(i,j),计算C(i,j)的区域匹配相似度,采用由粗到精的匹配 策略,进行显著性区域的匹配;
步骤4:对初步匹配上的显著性区域对Cmp(i,j),采用基于归一化 相关系数的相似性度量进行局部刚体配准;
步骤5:对局部刚体配准后的区域,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取精 确匹配成功的区域中心点作为控制点进行全局二次多项式变换配准,实 现两幅图像的精确配准。
其中,所述局部显著性函数Ls(R)是:
Ls(R)=Av(R)·Lge(R),式中:Av(R)是区域R的归一化区域差异函 数表示为Av(R)=σ/μ,σ是区域R的标准差,μ是区域R的均值; Lge(R)是区域R的梯度场熵表示如下:
pi(R)是梯度方向位于第i个扇形区域的像素点集在区域R中占的梯度 幅值比例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