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天星体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8900.5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5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程锋;蓝公仆;马文礼;高晓东;朱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0 | 分类号: | G02B27/00;G02B7/00;G01J3/28;G01J4/00;G01S17/89;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卢纪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天 星体 探测 装置 | ||
1.一种白天星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光罩(1)、保护玻璃(2)、平板玻璃(3)、 反射镜(4)、两片式补偿镜组(5)、主镜(6)、滤光片及其调整机构(7)、偏振片及其调整机 构(8)、CCD相机(9)、散热通道(10)、机箱(11),其中,遮光罩(1)安装在系统最前方, 对白天天空背景的杂散光进行抑制;遮光罩(1)与其后面的对称性折返式光学系统均安装 在同一镜筒内;对称性折返式光学系统由保护玻璃(2)、平板玻璃(3)、反射镜(4)、两片式 补偿镜组(5)、主镜(6)组成;镜筒安接在机箱(11)上,在对称性折返式光学系统的后面依 次为滤光片及其调整机构(7)、偏振片及其调整机构(8)、配有散热通道(10)的接收器件 CCD相机(9);入射光线首先经遮光罩(1)对杂散光进行抑制,然后顺次通过保护玻璃(2)、 平板玻璃(3)、在主镜(6)的第一面透射,第二面反射,反射回的光线经固定在平板玻璃 (3)上的反射镜(4)再次反射,通过两片式补偿镜组(5)从对称性折返式光学系统射出, 再经过滤光片和偏振片,最终到达CCD相机(9)的像面进行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天星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性折返式光学 系统的视场为0.8°、入瞳直径200mm、焦距800mm、F数4、波段450~1000nm、中心波长为 700nm、玻璃材料均采用N-BK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天星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光片及其调整机 构(7)中的滤光片由档滤光片组成,分为4块无色滤光片和4块彩色滤光片,4块无色滤光 片的波段均为400~1000nm,透过率分别为98.5%、50%、25%、5%;4块彩色滤光片波段均为 600~1000nm,透过率分别为98.5%、50%、25%、5%;滤光片调整机构在步进电机驱动下,带 动不同滤光片之间进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天星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振片及其调整机 构(8)中的偏振片调整机构在步进电机驱动下,对线偏振片在0°~180°的角度范围内旋 转,角度控制分辨力为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天星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选CCD相机(9)的波段 为400~1080nm,CCD相机(9)安装在导轨上,在步进电机控制下,移动CCD相机(9)进行调 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白天星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D相机(9)本 身带有风扇,通过散热通道(10)将热量导向机箱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9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