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式通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8783.2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8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亚铝业有限公司;北京鸿恒基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10111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器,特别是一种窗式通风器。
背景技术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里,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高质量的生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室内每平方米每小时最少需要1.26立方米的新鲜空气,如果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人们就会有气闷、头晕恶心等不适感觉,如此长期下去,就会生病,产生现代人常常易患的亚健康症,危害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持续通风来解决,常规的通风方式是采取打开窗户或使用空调,而这二种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
一、使用开窗通风的弊端
1、不可控制的通风,热能损失大,浪费能源,增加日常费用支出。
2、刮风、下雨、室内无人、夜晚睡眠等情况下不能使用。
3、高层建筑所处高度的风压很大,开窗通风困难。
4、风力直接吹向人体或室内其它物体,不安全、不舒适。
5、通风时有灰尘、沙土、噪音等污染。
二、使用空调通风的弊端
1、主要解决温度调节问题,新风输送很少,且经过加工的新风含氧量达不到要求,另外会带来空气污染,易使人患空调病。
2、室内式空调,循环使用空气,造成更多的空气污染。
3、能源消耗大,需要维护和保养,增加费用投资,不经济。
4、通风时产生噪音,感觉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窗式通风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窗式通风器,窗框上设一个通风器框,该通风器框内设一个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圆筒状旋转筒,该旋转筒筒壁两侧对称开设有多个通风孔,该窗框上具有开口,该通风孔正对该窗框的开口,该旋转筒外壁上固定有扳动旋转筒用的通风器手柄。
该旋转筒与该通风器框之间设有多个密封毛条。
该密封毛条为四个,均匀设于该旋转筒的圆周上。
该通风器框于该旋转筒下方的部分上还设有排水孔。
该旋转筒端部设有密封用的端板和端盖,该端板和端盖之间填充有密封毛块。
该通风孔上设有不锈钢纱。
本发明的一种窗式通风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达到了密封性能好,隔绝灰尘噪音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窗式通风器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窗式通风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窗式通风器的正视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窗式通风器包括通风器框1,通风器框1通过螺钉3或其他连接方式连接到窗框2上。
通风器框1上正对窗框2的开口7处设有旋转筒4,旋转筒4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该窗框2的开口7上可设置纱窗,以对灰尘进行第一层的阻隔。通风器框1与旋转筒4之间设有多个密封毛条5。在图1的实施例中,密封毛条5为四个,均匀设于该旋转筒的圆周上。密封毛条5与旋转筒4之间紧密配合,保证旋转筒4与通风器框1之间良好的密封性能。
旋转筒4左右两侧上对称开设有通风孔6,其余部分封闭。旋转筒4于室内一侧上设置有通风器手柄8。通风器手柄8下方可以设置一定形状的装饰条10,装饰条10是用来装饰固定通风器手柄8和旋转筒4的螺钉连接的装饰盖,以使本发明的窗式通风器更为美观。
当通风器手柄8向上抬起时,带动旋转筒4转动,使通风孔6正对窗框2上的纱窗,使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以穿过旋转筒4两侧的通风孔6进入室内,达到换气的目的;当通风器手柄8向下时,旋转筒4转动使封闭部分对正窗框的开口7处,使得通风器关闭。通过上下扳动通风器手柄8,可以调节通风器通风量的大小。通风器关闭后,由于通风器框1与旋转筒4之间有四道密封毛条5进行密封,比普通门窗多了两道密封,保证了良好的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
通风孔6开设的大小根据窗框开口7大小和窗框宽度确定,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孔6所对的圆心角较佳的为10°。通风孔6上还可以蒙上不锈钢纱,在空气通过通风孔6进入室内时,对空气中的灰尘作进一步的净化。
旋转筒4下方的通风器框1上设有排水孔9。下雨时从窗框开口7处进入的雨水,可以从通风器框1上设置的排水孔9排出,避免通风器框1内积蓄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亚铝业有限公司;北京鸿恒基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亚铝业有限公司;北京鸿恒基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