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关联告警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8604.5 | 申请日: | 200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采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W8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王黎延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关联 告警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告警处理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实现关联告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中,告警管理单元的基本功能主要是接收通信系统中各个告警源发送的告警消息,对告警消息进行分析整理、存储,最终向网管平台发送,使得网管平台能够对通信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在告警管理中,一些告警虽然各不相同,但却可能是相关的,将这些告警关联起来便能够准确定位告警原因。另外,单个告警所表示的信息可能会比较模糊,通过将多个告警联系起来,便可能会使与告警相关的信息明确起来。这就是关联告警。可见,关联告警在告警管理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虽然大多数通信系统都能够实现告警管理的基本功能,但是由于通信系统的告警管理单元在前期并没有加入基于关联告警的处理。这样,当前如何引入关联告警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关联告警的方法及装置,简单灵活地在通信系统中实现关联告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关联告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存在与源告警信息相匹配的告警关联规则时,根据匹配的告警关联规则在告警对象树上确定与告警源相关联的告警关联对象,根据匹配的告警关联规则对告警关联对象的告警进行关联告警处理。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用于描述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告警关联规则;所述告警关联规则至少包括:告警显示屏蔽规则、或告警显示解屏蔽规则、或告警转换规则、或告警恢复转换规则、或以上任意的组合。
所述告警关联规则的描述方式为:文本格式、或XML、或正则表达式。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设置用于描述告警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告警对象树,具体包括:设置告警对象,确定告警对象的对象属性;根据对象属性设置告警对象类型,基于所述对象类型码设置告警对象树;针对所述告警对象树上具有关联关系的每一对节点设置查询语句,所述查询语句组成查询依赖关系。
所述具有关联关系的每一对节点为:告警对象树上的各父子节点;或者,告警对象树上的各父子节点和需要强关联的每一对节点。
所述根据匹配的告警关联规则在告警对象树上确定与告警源相关联的告警关联对象,包括:
根据源告警对象在查询依赖关系中索引至源告警对象在告警对象树上的对应节点,然后根据查询依赖关系在告警对象树上确定该节点的各关联节点;根据所述告警关联规则在各关联节点中确定与源告警对象相关联的告警关联对象;或者,
根据源告警对象在查询依赖关系中索引至源告警对象在告警对象树上的对应节点,然后根据查询依赖关系在告警对象树上确定该节点的各关联节点;根据所述告警关联规则无法在各关联节点中确定与源告警对象相关联的告警关联对象时,通过查询依赖关系确定源告警对象在告警对象树上的各关联路径,然后结合所述告警关联规则,通过确定出的关联路径确定与源告警对象相关联的告警关联对象。
所述告警对象树的节点上设置有虚拟告警时,所述根据匹配的告警关联规则对告警关联对象的告警进行关联告警处理,包括:
a、判断所述告警关联对象上是否存在符合所述告警关联规则的虚拟告警,如果不存在,则生成虚拟告警,并初始化该虚拟告警的子告警位图结构,然后执行步骤b;如果存在,则直接执行步骤b;
b、根据所述告警关联规则,设置虚拟告警的子告警位图。
所述进行关联告警处理之后,进一步包括:关联告警主界面与所述告警对象树对应,发生告警或告警恢复时,显示或隐藏所述告警对象树的对应节点。
一种实现关联告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规则匹配单元,用于确定存在与源告警信息相匹配的告警关联规则时,向对象关联单元和关联告警单元分别提供匹配的告警关联规则;对象关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告警关联规则在告警对象树上确定与告警源相关联的告警关联对象,并向关联告警单元提供该告警关联对象;关联告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告警关联规则对告警关联对象的告警进行关联告警处理。
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设置的告警关联规则和告警对象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路聚合故障保护方法、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波束赋形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