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堆叠系统产生环路的方法和堆叠系统中的成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8485.3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4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辉;张世林;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 琦 |
地址: | 310053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堆叠 系统 产生 环路 方法 中的 成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网络领域中的堆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堆叠系统产生环路的方法和一种堆叠系统中的成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规模的急剧增加,堆叠技术应运而生。堆叠技术是指将两台或多台网络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起来,组成堆叠系统。从逻辑上来说,堆叠在一起的网络设备相当于同一设备,用户管理堆叠系统就像管理一台设备。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4台设备堆叠的堆叠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堆叠系统包括多个通过堆叠电缆连接在一起的多台网络设备,这些网络设备称为成员设备。每个成员设备最多设置两个堆叠口,分别称为堆叠口1和堆叠口2。每一个堆叠口由多个成员端口聚合而成。对于相邻的两台设备A和B,A的堆叠口1和B的堆叠口2相连。
在堆叠系统中,当堆叠系统的拓扑发生变化时,每个成员设备根据当前拓扑的连接情况,计算本设备到其它成员设备之间的最短路径,从而获得从本设备到其它成员设备的报文从本设备的哪个堆叠口转发出去。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最短路径生成转发路径表。
以图1中的拓扑连接情况为例,假设设备1计算本设备到其它成员设备之间的最短路径具体为:设备1到设备2之间的最短路径为路径12,那么报文从设备1到设备2走堆叠口1;设备1到设备3之间的最短路径为路径12加路径23,那么报文从设备1到设备3走堆叠口1;设备1到设备4之间的最短路径为路径41,那么报文从设备1到设备4走堆叠口2。设备1到自身不必走堆叠口。根据该最短路径的计算结果生成如表1所示的设备1的 转发路径表。然后再根据转发路径表设置硬件转发表项,保证报文可以经由正确的堆叠口转发出去。
表1
当报文从堆叠系统外部进入堆叠系统后,由报文入接口所在设备查找硬件转发表,确定报文在堆叠系统中的目的设备和出接口,进而确定转发该报文的堆叠口,然后将报文通过确定的堆叠口向目的设备发送。在发送之前,还需要在报文上添加堆叠报文头,该堆叠报文头包括源设备信息、入接口信息、目的设备信息和出接口信息。
当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接收到来自堆叠系统中其它成员设备的报文时,根据报文携带的目的设备信息,判断自身是否为报文的目的设备;如果是,则将报文从出接口发送到堆叠系统外部;如果不是,则根据报文携带的目的设备信息查找自身硬件转发表并继续向报文目的设备转发。
在堆叠系统中,报文需要沿着源和目的之间的最短路径转发,如果某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1发出的报文,又从自己的堆叠口2接收到,并再次从堆叠口1发出,则形成环路;或者某成员设备通过堆叠口1发出的报文,在堆叠系统中绕了一圈之后,又从自己的堆叠口1收到,则也形成环路。这种报文成环的现象会造成广播风暴,从而将系统中可用带宽耗尽,使得整个系统不可用。
为了防止报文成环,可以在堆叠系统中设置环路检查,以防止堆叠系统产生环路。例如,一种环路检查方式是各成员设备接收到来自其它成员设备的报文时,根据报文携带的源设备信息,判断所接收报文的源设备是否为自身,如果是,则丢弃报文,否则进行正常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8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