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RA帧内误码检测及检测-隐蔽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7940.8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谭璐芬;闫建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ra 帧内误码 检测 隐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帧内误码检测及检测-隐蔽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DRA算法的音频帧内误码检测及检测-隐蔽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A-1B所示,作为音频编码中国国家标准的DRA音频编、解码技术近年来已为业内所熟知。有关DRA(Digital Rise Audio)音频编解码技术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见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2月22日发布的、标准序号GB/T 22726-2008的国家标准文本,该标准的全部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另外,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中将GB/T 22726-2008标准简称为“DRA标准”,并将与DRA标准相应的DRA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简称为“DRA技术”。
DRA技术是一种高质量的多声道音频编码算法,但在网络或通信领域的传输中(即,在从DRA编码器100的输出端到DRA解码器200输入端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误码而导致失真音频帧的出现,这些失真音频帧进一步可能影响到解码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带有DRA解码器200的接收端有必要采用误码检测和误码隐蔽技术,对失真的音频帧进行识别和补偿。
目前常见的误码隐蔽技术可分为三类——插入技术、插值技术和重建技术:
(1)插入技术是最简单的一类错误隐蔽技术——它在失真音频帧位置插入自动生成的音频数据帧,依插入的数据帧生成方式的不同,插入技术分为结合技术、静音替代技术、噪声替代技术、重复技术;(2)插值技术能更大程度上利用前后语音的相关性,自然代价是需要更大的计算量。插值技术包括波形替代技术、基音波形复制技术、时间尺度修正技术等;以及(3)重建技术则在语音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一般采用LPC模型),着眼于恢复系统的内在状态,然后采用合成技术合成失真的音频信息。重建技术具有良好的恢复效果,但计算代价最高,而且依赖于具体的编码技术。
上述关于错误隐蔽技术分类的记载可见于Perkins C S等人1998年发表在IEEE Network Magazine(1998,12(5):40-48)上的论文《Survey of packet loss recovery techniques for streaing audio》。
不同的错误隐蔽方法具有不同的恢复效果,但需要付出不同的计算复杂度。在实际应用中,具体误码隐蔽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实际编码器的选择和应用的具体要求。目前,还没有针对符合DRA标准的音频帧的误码检测技术,也没有针对符合DRA标准的音频帧的误码检测-隐蔽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DRA音频帧内误码检测及检测-隐蔽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RA音频误码检测方法,其包括:通过DRA解码获得误码有效性信息;以及根据误码有效性信息来判断是否发生误码。
进一步地,该误码有效性信息包括:DRA帧头信息、窗序列信息、Huffman码书、量化因子、量化步长、和差编码开关、以及联合强度编码的量化步长索引的至少之一。特别地,上述根据误码有效性信息的判断包括:当误码有效性信息不等于特定值或不在特定范围内时判定为误码;或者如果误码有效性信息之差超过第一阈值和/或误码有效性信息超过特定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则判定为误码;或者如果经IMDCT解码之后的音频数据幅值超过第三阈值的次数大于一预先设定的正整数,则判定为误码。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RA音频误码检测-隐蔽方法,其包括:(a)通过DRA解码获得误码有效性信息;(b)根据误码有效性信息来判断是否发生误码;(c)当判定当前帧发生误码时:(c.1)缓存前一帧数据并解码下一帧数据;(c.2)基于解码下一帧数据所获得的下一帧数据的误码有效性信息来判断下一帧数据是否发生误码。并且,
如果判定下一帧发生误码:
则将前一帧数据乘以衰减系数α作为当前帧的相应解码数据;
如果判定下一帧未发生误码:
则对前一帧数据和所述下一帧数据进行插值,并以插值结果作为当前帧的相应解码数据。
进一步地,该误码有效性信息包括:DRA帧头信息、窗序列信息、Huffman码书、量化因子、量化步长、和差编码开关、以及联合强度编码的量化步长索引的至少之一。特别地,上述根据误码有效性信息的判断包括:当误码有效性信息不等于特定值或不在特定范围内时判定为误码;或者如果误码有效性信息之差超过第一阈值和/或误码有效性信息超过特定值的次数超过第二阈值,则判定为误码;或者如果经IMDCT解码之后的音频数据幅值超过第三阈值的次数大于一预先设定的正整数,则判定为误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数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AC音频编码的握手协议方法
- 下一篇:基于TD的新型数据收发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