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缺陷驱动的迭代项目量化监控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7816.1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勾朗;姜楠;李明树;舒风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缺陷 驱动 项目 量化 监控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迭代开发项目软件过程的方法和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软件缺陷驱动的迭代项目量化过程监控的方法和系统,属于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过程越来越难以控制,软件质量也越来越难以保障。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已经从单纯的以面向软件产品的检验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控制,发展到更加成熟、更加主动地对软件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的质量保障。
作为高成熟度软件过程的特征,量化过程监控逐渐被软件组织接受并实施。通过实施量化监控,能够刻画项目或过程目标的满足程度,找到造成过程或产品重大偏差的根本原因。然而,在量化过程监控实施期间,软件组织面对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众多的过程性能度量指标、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既要考虑量化监控方法的合理性和复杂程度,又要权衡量化监控的实施成本,这使得实施有效的量化过程监控充满挑战。
过去30年来,迭代开发方法被软件工程领域的专家们大力推荐,近年来敏捷方法的流行也促进了迭代开发方法的推广。迭代开发的基本理念是避免传统瀑布模型中各阶段顺序进行、互不重叠的开发模式。一方面,迭代开发使软件开发过程更敏捷、灵活;另一方面,针对迭代项目实施量化监控也变得更加困难。
不同组织采用的迭代开发模式有所不同,但通常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迭代开发中的一次迭代相当于一个小型项目,在一次迭代中包含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活动。迭代之间的区别在于,在开发的不同阶段每种活动所占比例不同。不同的迭代开发方法的差别在于,为特定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系统类型而设计。
在迭代开发应用过程中,面临量化监控方面的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选择度量指标及分析方法。在软件过程和产品度量方面有许多研究(如:实用软件度量),但是,如何选择适合迭代开发项目的度量以及对应的识别异常、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同时满足对单个迭代和项目整体的量化监控却并不容易。现有的度量指标及分析方法缺少对迭代开发项目的支持。
第二个问题是:量化监控每次迭代。在迭代开发过程中,同类型的活动在同一迭代或不同迭代间执行多次,不同类型的活动可能同时执行,这使得很难对迭代实施量化监控。例如,我们可以在每种类型活动完成后分析数据以实施精确控制,但是,这会带来数据分析方面过多的工作量。而且,每个活动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不适合置于量化控制之下。量化监控是有成本的,并且,过于频繁的估算调整和量化控制会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秩序。因此,需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量化监控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在这些节点上,根据项目前续活动的执行情况精化估算后续活动的进度、工作量和质量。同时,基于过程性能数据分析项目进展情况,识别异常,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项目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保障整个项目的成功。这样的量化监控节点我们称为“量化监控控制点”,简称“控制点”。
上述问题使得迭代开发人员经常需要在产品质量、进度、功能等方面进行权衡。然而,相关的决策指导和实施指南又很缺乏。本发明提出的迭代项目量化监控方法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指导迭代项目实施量化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利用软件缺陷数据,提供一种缺陷驱动的迭代项目量化监控方法和系统,通过确定迭代开发生命周期中各质量控制活动的合适的工作量、进度和执行效果,并对这些质量控制活动进行监控,来保证尽可能多的缺陷在产品发布前被排除掉,实现对迭代项目的量化监控。发明构思为:所述方法基于软件组织历史项目过程性能数据建立过程性能基线,在迭代项目策划期间建立项目的初始估算和度量,在项目执行期间分析迭代过程执行情况、识别和分析异常、精化估算、监控开发中产生的缺陷。所述的系统根据所提供的方法实现了缺陷驱动的迭代项目量化监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缺陷驱动的迭代项目量化监控系统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缺陷驱动的迭代项目量化监控系统,包括数据层、模型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层为一软件过程数据库,存储缺陷相关的度量指标及度量数据,即过程性能数据;
所述模型层包括:
一迭代项目过程性能基线建立器,用于自软件过程数据库中提取缺陷相关的过程性能数据,分析过程性能和稳定性,识别稳定的过程,针对稳定的过程建立过程性能基线;
一迭代初始估算器,用于估算迭代项目中各次迭代的工作量、进度和质量;
一迭代工作量过程性能模型,用于量化监控迭代项目中每次迭代的工作量及迭代内部各类型活动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