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段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7619.X | 申请日: | 200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生;秦瑞平;李翠红;薄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H01L51/48;H01L5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胡静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轭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式I结构的嵌段共轭聚合物,
(式I)
其中,Ar代表聚合物主链的芳香环单元,为苯,噻吩,芴,咔唑,硅芳香杂环或者噻唑杂环类芳香结构;R1,R2分别是[1,2,5]噻二唑[3,4-g]喹喔啉和苯并噻二唑的取代基团,分别为选自氢原子、饱和烷烃、双键烷烃、三键烷烃、醚氧链、烷基链胺和巯基类结构中的一种;m,n为聚合物主链的结构重复单元数,m+n数值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且m≥0,n≥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轭聚合物为式II结构的聚合物,
(式II)
这里,R为碳原子数为1-32的饱和烷基,m+n数值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且m≥0,n≥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共轭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轭聚合物为式III结构的聚合物,
(式III)
这里,R为碳原子数为1-32的饱和烷基,m+n数值是大于或等于4的整数且m≥0,n≥0。
4.权利要求2所述嵌段共轭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2,7-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9,9-二烷基芴、4,7-二(5-溴代噻吩-2-基)-5,6-二(烷氧基)-[1,2,5]-苯并噻二唑、4,9-二(5-溴代噻吩-2-基)-6,7-二烷基-[1,2,5]-噻二唑并[3,4-g]喹喔啉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在100120℃温度下反应24-48小时,得到式II结构的嵌段共轭聚合物。
5.权利要求3所述嵌段共轭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2,7-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9,9-二烷基芴、4,7-二(5-溴代噻吩-2-基)-[1,2,5]-苯并噻二唑、4,9-二(5-溴代噻吩-2-基)-6,7-二烷基-[1,2,5]-噻二唑并[3,4-g]喹喔啉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在100-120℃温度下反应24-48小时,得到式III结构的嵌段共轭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9-二(5-溴代噻吩-2-基)-6,7-二烷基-[1,2,5]-噻二唑并[3,4-g]-喹喔啉是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的:
1)将二氯亚砜滴入溶有邻苯二胺的吡啶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得到苯并[c][1,2,5]噻二唑;
2)将苯并[c][1,2,5]噻二唑加入氢溴酸中,回流搅拌,然后缓慢滴加液溴,反应得到4,7-二溴苯并[c][1,2,5]噻二唑;
3)将4,7-二溴苯并[c][1,2,5]噻二唑缓慢加入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室温反应得到4,7-二溴-5,6-二硝基苯并[c][1,2,5]噻二唑;
4)4,7-二溴-5,6-二硝基苯并[c][1,2,5]噻二唑、三丁基(噻吩-2-基)锡加入甲苯中,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在100-120℃温度下反应24-48小时得到5,6-二硝基-4,7-二(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
5)将5,6-二硝基-4,7-二(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加入冰醋酸中,加入铁粉在80度的条件下反应得到5,6-二氨基-4,7-二(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
6)将5,6-二氨基-4,7-二(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加入到冰醋酸中,加入二酮,室温反应得到6,7-二烷基-4,9-二(噻吩-2-基)-[1,2,5]-噻二唑并[3,4-g]喹喔啉;
8)将6,7-二烷基-4,9-二(噻吩-2-基)-[1,2,5]-噻二唑并[3,4-g]喹喔啉、溴代丁二酰亚胺加入到三氯甲烷和冰醋酸的混合溶剂中,室温反应得到4,9-二(5-溴代噻吩-2-基)-6,7-二烷基-[1,2,5]-噻二唑并[3,4-g]-喹喔啉。
7.权利要求1所述嵌段共轭聚合物在制备光电功能器件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功能器件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6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N型快速响应液晶组合物
- 下一篇:三肽硼酸(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