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浮选后的钼精矿的脱油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7588.8 | 申请日: | 2009-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秋生;孙院军;刘雁鹰;钟在定;刘东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B03D1/10;B03D1/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选 精矿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对浮选后的钼精矿的脱油处理方法,涉及一种采用微波能对浮选后的钼精矿进行脱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钼精矿浮选过程中,烃油是辉钼矿浮选的捕收剂。在浮选过程中70%左右的捕收剂富集在钼精矿中,使钼精矿的含油量达到3%~4%。由于作为选钼捕收剂的烃油熔点较低(350~400℃),它包覆在钼精矿的表面,使得钼精矿在焙烧初期过热,形成团聚,影响钼精矿的深部氧化,导致钼精矿氧化不彻底。当钼精矿烃油含量超过2%(质量分数)时,钼精矿不易分散,黏稠,流动性差,导致钼精矿焙烧能力大幅下降,同时焙烧含烃油量较多的钼精矿,还会造成气态二氧化硫浓度下降,增加了处理低浓度二氧化硫(小于2%)的难度。
有研究表明,将钼精矿中的烃油由4%降至0.85%,在同样耗能条件下,可使钼精矿焙烧能力提高25%,而且焙烧出的工业氧化钼中M0O2含量可降至1.31%,甚至更低,这些对于节能,保护环境,提高钼酸铵的回收率,都有非常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有能有效降低钼精矿中的烃油,提高钼精矿焙烧能力,节能环保,提高钼酸铵回收率的对浮选后的钼精矿的脱油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对浮选后的钼精矿的脱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处理过程是将浮选后的钼精矿用微波进行加热脱油处理,再将加热后产生的油烟进行收集、凝结、回收,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一种对浮选后的钼精矿的脱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处理过程控制的微波加热温度为320±10℃。
本发明的一种对浮选后的钼精矿的脱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进行加热脱油处理的波频率2450±50Hz,微波输出功率20kw。
由于微波频率极高,外加电场的正负极方向高速变化,导致物质分子的极化方向也高速变化,即作高速摆动。这样钼精矿脱油效果,远远优于普通加热脱油。试验表明:对钼精矿微波法加热脱油比普通蒸汽法脱油节约能量约40%。
本发明的方法,利用辉钼矿介电常数大的特点,对钼精矿进行选择性加热,用较小的能耗,使钼精矿表面包覆的烃油汽化,并通过抽风设置排烟、凝结、回收,再进行辉钼矿浮选药剂循环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对浮选后的钼精矿的脱油处理方法,其处理过程是将浮选后的钼精矿用微波进行加热脱油处理,再将加热后产生的油烟进行收集、凝结、回收,循环利用,其加热处理过程控制的微波加热温度为320±10℃;微波进行加热脱油处理的波频率2450±50Hz,微波输出功率20kw。
实施例
采用微波盘式干燥器中进行加热除油。微波加热腔体为1.5mm厚的不锈钢板。微波馈入部位为三面馈入。操作时,钼精矿在一个容器中,有设置对钼精矿进行搅动,其容器内温度控制在320±10℃,加热至无烟产出,油装有排油烟设置,对所排油烟进行冷凝回收。
微波设备转盘为四层,尺寸ф1000mm,转速8转/分,功率20kw。每小时处理钼精矿100kg.
微波法与马弗炉除油效果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