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桩锤与隔水导管匹配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7406.7 | 申请日: | 200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杰;杨进;姜伟;周建良;谢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宁;关 畅 |
| 地址: | 10001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桩 导管 匹配 优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打桩锤与隔水导管匹配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预测设计 和实时设计两个部分,其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海底土质调查及土质分析,得到海洋工程调查资料;
2)根据海洋工程调查资料的海底土特性以及隔水导管的尺寸,利用公知打桩 公式与能量方程计算与隔水导管相匹配的最优打桩锤参数,对最优打桩锤型号进 行预测设计,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据预打的隔水导管尺寸以及海洋工程调查资料的海底土特性,可求出隔水 导管的入土深度与海底土极限承载力关系,海底土极限承载力由下式确定:
Pa=Qf+Qp=f·As+qu·Ap,
式中,Pa为隔水导管所插入深度位置所对应的海底土极限承载力;Qf为隔水 导管桩侧壁摩阻力;Qp为隔水导管桩端阻力;As为隔水导管桩侧壁表面积;Ap为 隔水导管横截面积;f为隔水导管桩侧壁单位摩擦力;qu为隔水导管桩端部单位 面积承载力;
②按照预打桩地区的作业经验,初步选定一种型号的打桩锤,并记录其锤击 能量、锤心重量、锤落距和锤帽重量;
③根据初步选定的打桩锤型号,利用格尔谢万诺夫打桩公式进行打桩贯入度 预测,贯入度预测值e应满足下式:
式中:e为打桩贯入度,其单位为m;n为根据桩材料和桩垫所定的系数,由 钢管制成的隔水导管钢桩无桩垫,取n=500000kg/m2;A为桩身横截面积,其单位 为m2;Q为锤心重量,其单位为kg;q为桩重,包括送桩、桩帽及锤非冲击部分 的重量,其单位为kg;K为桩体承载力安全系数,其取值范围为1.5~2.0;H为锤 落距,其单位为m;
④根据打桩锤打桩所作的功瞬间的能量转换关系,确定最优的锤击能量,最 优锤击能量由下式确定:
E=(R·e+Q·h)/(1-α),
式中:E为最优锤击能量,其单位为KJ;e为击锤一次时,桩的入土距离, 即贯入度;R为相应于贯入度为e时,桩的贯入阻力,其单位为KN;Q为锤心质量, 其单位为t;h为打桩锤的反弹高度,其单位为m;α为能量消耗系数,对于钢桩 而言,α的取值范围为0.1<α<0.3;
⑤根据最优锤击能量中的最大值Emax选定最优打桩锤型号;
3)根据海洋工程调查资料的海底土特性和步骤2)中预测设计的打桩锤参数, 以及根据实测贯入度对最优落锤距进行实时设计,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海洋工程调查资料的海底土特性及打桩现场施工情况,利用监测仪器 实时记录打桩贯入度ei;
②根据打桩锤打桩所作的功瞬间的能量转换关系,确定下一击最优的锤落距, 最优锤落距由下式确定:
H=((R·ei+Q·h)/(1-α))/Q,
式中:H为下一击最优打桩锤落距,其单位为m;ei为实时监测到的贯入度, 其单位为m;R为相应土深度桩的贯入阻力,其单位为KN;Q为锤心质量,其单 位为t;h为打桩锤的反弹高度,其单位为m;α为能量消耗系数,对于钢桩而言, α的取值范围为0.1<α<0.3;
③根据所得到的最优锤落距调节打桩锤落距,进行下一击,然后依次类推, 记录下一击的实测贯入度,再返回到步骤②进行再下一击的最优锤落距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4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