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7121.3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学;董旭丽;孙付友;姜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化(青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02 | 分类号: | C09B67/02;C09B61/00;B0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戚秋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叶黄素 树脂 微胶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类胡萝卜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脂溶性植物色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分为两个类别:胡萝卜素类和叶黄素类。天然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其是以与棕榈酸、硬脂酸、月桂酸或肉豆蔻酸等高级脂肪酸结合成脂(即叶黄素油树脂)的形式存在的。医学试验证明植物中所含的叶黄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在食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叶黄素可预防由细胞衰老和机体器官衰老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视网膜黄斑变性、白内障、结肠癌、心血管硬化、冠心病等。同时,叶黄素还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家禽肉蛋的着色,同时也已在食品工业中用作着色与营养保健剂。但是叶黄素不稳定,易氧化分解,对光和氧敏感,不溶于水,并且叶黄素油树脂具有一种异臭的异味,这大大限制了其在食品、医药、饲料中的应用。
专利文献1(CN101288662A,发明名称为“一种叶黄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叶黄素或叶黄素浸膏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和阿拉伯胶混合均质,然后固化,固化后用硬脂酸镁处理,干燥得粉末。该方法的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并且使用有机溶剂,因此限制了其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专利文献2(CN101263891A,发明名称为“叶黄素浸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叶黄素浸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叶黄素反复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得叶黄素浸膏,再升温并添加乳化剂,溶解后降温,然后分次添加一次去离子水和二次去离子水得混合液,再与糊精和环糊精的混合液混合并经过胶体磨处理,经喷雾干燥得叶黄素微胶囊。该方法的过程复杂,并且只用胶体磨乳化得到的乳液的粒径比较大,囊材保护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叶黄素微胶囊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100重量份的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
1)将10-60重量份的芯材叶黄素油树脂在搅拌下加热到30℃至70℃,加入0.5-5重量份的油溶性乳化剂,搅拌至所述油溶性乳化剂溶解,从而制得芯材相;
2)将24-88重量份的囊材加入到所述囊材重量的1-3倍的水中,在搅拌下加热至50℃至90℃以使所述囊材溶解,然后加入1-8重量份的水溶性乳化剂和0.5-3重量份的稳定剂,搅拌至所述水溶性乳化剂和所述稳定剂溶解,从而制得囊材相;
3)将所述芯材相和所述囊材相混合,在20MPa至80MPa的压力下乳化均质成粒径为100nm至2000nm的乳化液;以及
4)将所述乳化液干燥,从而制得所述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
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油溶性乳化剂优选为蔗糖酯、脂肪酸甘油酯和磷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酸甘油酯通常为单脂肪酸甘油酯、双脂肪酸甘油酯、或其混合物(脂肪酸单双甘油酯)。
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囊材优选为糊精、明胶、阿拉伯胶、黄原胶、蛋白质、变性淀粉、纤维素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溶性乳化剂优选为酪蛋白、酪蛋白酸钠、酪蛋白酸钾、水溶性植物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稳定剂优选为柠檬酸、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文中,当所述油溶性乳化剂、所述囊材、所述水溶性乳化剂、所述稳定剂为多种相应物质的混合物时,其重量是指该混合物的总重量。
在所述步骤3)中,使用压力乳化均质法来进行纳米化,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胶体磨而引起的粒径不均匀、囊材保护效果不好等缺点。其中,压力优选为20MPa至80MPa。优选地,所述乳化均质步骤优选是通过高压均质机来进行的,并且所述高压均质机的压力优选为20MPa至80MPa。
在所述步骤4)中优选采用喷雾干燥法来进行干燥。在所述喷雾干燥中,进风温度为160℃至210℃,出风温度为70℃至110℃。
在本文中,本文中术语“粒径”是指中值粒径D50,其可直接通过(例如)激光粒度仪测定。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的方法采用微胶囊技术将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化,该方法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叶黄素油树脂微滴包裹成微胶囊,由此而得的产物水溶性和稳定性较好,并且能工业化生产,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应用范围较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综合来说,本发明所述的制备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的方法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化(青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化(青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7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辣椒红色素微胶囊的方法
- 下一篇:伸缩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