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车底自动吹扫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6908.8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泉;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1/00 | 分类号: | B61K11/00;B08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冰颖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车 车底 自动 除尘 装置 | ||
1.由除尘车和吹扫车组成的动车车底自动吹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尘车(1)和吹扫 车(3)由刚性旋转密封接头(2)连接在一起,除尘车(1)在车体检修工位旁的窄轨上,除尘 车(1)车架(101)前下方装轨道驱动轮组(111),车架(101)上方前部装磁耦合式卷管器(102) 和磁耦合式卷缆器(103),中部装除尘器(104),除尘器(104)侧面安装风幕风管(107) 和吸尘风管(108),车架(101)后部的电控箱(105)内有控制系统(112),电控箱(105) 下方是旋转气缸(106),旋转气缸(106)活塞杆端装在吹扫车(3)上的吸尘通道(109) 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车底自动吹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旋转密封接头(2) 在吹扫车(3)后端外,刚性旋转密封接头(2)的上、下外套筒(204、202)与内套筒(203) 之间是软填料密封,上外套筒(204)与除尘器(104)的吸尘风管(108)固接,下外套筒(202) 与除尘器(104)的风幕风管(107)固接,内套筒(203)上、下隔成两腔,上腔(205)与 吹扫车(3)的吸尘通道(109)相通,下腔(201)与吹扫车(3)的风幕通道(110)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车车底自动吹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吹扫车(3)的 车体下方装四个万向支撑轮(304),车体(301)为箱型钢结构,分隔成为吸尘通道(308) 和风幕通道(302),在车体(301)左右安装防撞光电开关(303)和缓冲垫(309),19个 相互独立的吹扫装置(4)在车体底(306)上错开安装两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车底自动吹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112)的 PLC控制19个吹扫装置(4),每个吹扫装置(4)的控制元件由光电开关(418)、大测距 传感器(412)、小测距传感器(413)、上极限开关(402)、下极限开关(405)、电磁阀 (421)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车车底自动吹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吹扫装置(4)中的 磁性无杆气缸(409)、防旋架(404)、开关架(403)由上、下角形安装架(401、406)将 其固定在一起,安装在车体底(306)上固定的垂直座(408)上,在磁性无杆气缸(409)外 磁圈(407)上的安装架(420)上有铰座(416),拖链(419)装在安装架(420)上,吹扫 管(410)的尼龙管(414)铰接在铰座(416)上,铰轴上装复位扭簧(417),光电开关(418) 装在铰座(416)上,开关架(403)上装上极限开关(402)和下极限开关(405),每个吹 扫装置(4)配一个电磁阀(4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车车底自动吹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吹扫管(410)上部 为胶管,下部为尼龙管(414),吹扫管(410)上端装喷射吹嘴(411),喷射吹嘴(411) 上部为半球面,均布12个吹扫孔,吹扫孔的中心线与喷射吹嘴(411)的垂直中心线的夹角 为25~35°,尼龙管(414)上端装大测距传感器(412)、小测距传感器(413),下端有 压风管接口(4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9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平移板坯夹钳的电气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处理水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