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兰科植物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6543.9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高;宋松泉;宋希强;王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9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兰科 植物种子 生活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兰科植物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兰科植物约含有800属,25000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产南美和 亚洲热带。我国有166属1000多种,主要分布在江南各省,以广东、海南、云南 和台湾居多。兰科植物是一个特殊的植物类群,是被子植物中最为进化的科之一。 其中白芨、天麻等可药用;少数可作香料植物,如香子兰等;而大多数种类色彩艳 丽、花期长,可作为名贵的观赏植物,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在我国列入重点保护的1300种濒危植物中,兰科植物占了1200余种,达90% 以上。兰科植物濒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困难,萌发率非常低, 一般不超过5%。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兰花市场需求,人们开始收集种子资源,采用 种子非共生萌发技术栽培兰花。
在兰花种子贮藏、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和非共生萌发过程中,兰科植物种子生活 力的测定是一项关键技术。兰科植物的种子非常小,一个蒴果中有几万到上百万粒 种子,呈粉尘状,生活力测定操作困难。目前兰科植物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大多采用 萌发的方法;由于兰科植物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无胚乳,因而此方法在共生和非 共生萌发条件下都需要外源营养物质,萌发困难并且萌发周期长(大多数兰科植物 种子的非共生萌发时间需要90天以上),不能快速和有效地测定种子生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兰科植物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检测兰科植物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骤:
1)用次氯酸钙[Ca(ClO)2]溶液处理兰科植物种子;
2)将处理过的兰科植物种子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磷酸盐缓冲溶液染 色后统计兰科植物种子胚的染色百分率,得到兰科植物种子的生活力。
次氯酸钙在此方法中的作用是:使种皮的颜色变浅,便于染色后的观察;协助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透过种皮;同时,还具有灭菌的功能。
所述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溶剂为磷酸盐缓冲液。
所述Ca(ClO)2溶液的浓度可为2.5%-10%(质量百分含量),优选可为5%(质 量百分含量);所述处理时间可为15min-60min,优选可为30min。
所述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可为0.5%-2%(质量 百分含量),优选可为1%(质量百分含量);所述染色时间为9h-24h,优选可 为12h;所述染色温度为25℃-40℃,优选可为30℃。
所述兰科植物种子可为五唇兰属(Doritis)植物种子,可优选为五唇兰 (Doritis pulcherrima Lindl.)植物种子。
所述兰科植物种子可为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种子,可优选为束花石斛 (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t Lindl.)植物种子。
本发明所提供的兰科植物种子生活力检测方法克服了因兰科植物种子小,染色 测定时不易操作,不易观察以及难于统计的技术难题,且具有操作方便、快速、省 时省力的特点。本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应用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五唇兰(Doritis pulcherrima Lindl.)和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t Lindl.)的种子为实验材料说明本发明的方法。五唇兰种子 和束花石斛种子均采自海南省霸王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也可以向中国西南野生生物 种质资源库索取。
实施例中所述的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磷酸盐缓冲液是以磷酸盐缓冲液为 溶剂配制的,其中,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1)配制母液I:称取实施例所需的磷酸二氢钾(KH2PO4),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
(2)配制母液II:称取实施例所需的磷酸氢二钠(Na2HPO4)或二水磷酸氢二钠 Na2HPO4·2H2O,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