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串并馈馈电网络的微带顺序旋转阵列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6441.7 | 申请日: | 200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2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新;张艳君;李莹;吴鹏;孟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08 | 分类号: | H01Q13/08;H01Q13/1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馈电 网络 微带 顺序 旋转 阵列 天线 | ||
1.一种基于串并馈馈电网络的微带顺序旋转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天线由 第一天线单元(1)、第二天线单元(2)、第三天线单元(3)、第四天线单元(4) 和串并馈馈电网络(5)组成,该四个天线单元和串并馈馈电网络(5)采用覆铜 工艺敷着在介质板(10)上,且覆铜厚度为0.01mm;第一天线单元(1)、第二 天线单元(2)、第三天线单元(3)和第四天线单元(4)的结构相同;
第一天线单元(1)上设有方形切角贴片(101)和微带调配枝节(102);在方 形切角贴片(101)的对角上切有结构相同的A切角(103)和B切角(104);微 带调配枝节(102)上设有A枝节(121)和B枝节(122),且A枝节(121)与 B枝节(122)的接合处为C切角(123);
第二天线单元(2)上设有的方形切角贴片、C枝节(221)和D枝节(222);
第三天线单元(3)上设有的方形切角贴片、E枝节(321)和F枝节(322);
第四天线单元(4)上设有的方形切角贴片、G枝节(421)和H枝节(422);
串并馈馈电网络(5)上设有馈电输入端(54)、第一馈电段(51)、第二馈电段 (52)、第三馈电段(53)、第一λ/4微带阻抗变换线(501)、第二λ/4微带阻抗变 换线(502)、第三λ/4微带阻抗变换线(503)和第四λ/4微带阻抗变换线(504); 馈电输入端(54)、第一馈电段(51)、第二馈电段(52)和第三馈电段(53)是根 据信号输入输出流向顺次排布形成3/4圆环形,且串并馈馈电网络(5)的圆心O与 介质板(10)的中心点重合;
馈电输入端(54)与第一馈电段(51)的一端接合处记为A点,该A点与第一 天线单元(1)的B枝节(122)的端部连接有第一λ/4微带阻抗变换线(501);
第一馈电段(51)的另一端与第二馈电段(52)的一端接合处记为B点,该B 点与第二天线单元(2)的D枝节(222)的端部连接有第二λ/4微带阻抗变换线 (502);
第二馈电段(52)的另一端与第三馈电段(53)的一端接合处记为C点,该C 点与第三天线单元(3)的F枝节(322)的端部连接有第三λ/4微带阻抗变换线 (503);
第三馈电段(53)的另一端端部记为D点,该D点与第四天线单元(4)的H 枝节(422)的端部连接有第四λ/4微带阻抗变换线(504);
介质板(10)的外形为方形板,且边长记为WG;WG=a+0.2λg,λg为介质中 的波长,λ为自由空间中波长,εr为介质板(10) 所选材料的介电常数,h为介质板(10)所选材料的板厚,a为天线单元的方形切角 贴片的边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串并馈馈电网络的微带顺序旋转阵列天线,其特征在 于:A切角(103)和B切角(104)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边长记为a1, 且直角边边长a1尺寸大小满足方形切角贴片(101)的边长a 尺寸大小满足fr为第一天线单元(1)的谐振频率,c为光速, εr为介质板(10)所选材料的介电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4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蛋品自动装托机
- 下一篇:考虑交叉口转向的最短路径拍卖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