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挤塑的蜘蛛网结构塑料光纤制备模具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6144.2 | 申请日: | 200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明;周春东;马建林;吴志平;吴金华;蔡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00;B29C47/08;B29C69/02;B29C55/00;B29L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宇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倪 骏;苗 强 |
| 地址: | 215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蜘蛛网 结构 塑料 光纤 制备 模具 方法 | ||
1.一种采用挤塑的蜘蛛网结构塑料光纤制备模具,该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其中所 述模芯包括模芯后端和模芯前端;所述模芯后端与机头分流锥相接,所述模芯前端由多 层扇形微管组成,扇形微管从模芯的中轴线到边缘逐步变大,扇形微管不交叉间隙为多 层同心圆,交叉间隙呈米字形;所述模芯前端与模芯后端通过各扇形微管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模芯后端与模芯前端一体成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扇形微管为4-5层。
4.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扇形微管为32个或40个。
5.如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扇形微管为32个或40个。
6.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具有光纤材料的单 流道,即模芯外表面与模套之间形成的流道。
7.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后端包括近似圆 柱形部分和近似圆台形部分,所述近似圆柱形部分与近似圆台形部分是一体的,且近似 圆柱形部分与近似圆台形部分的半径大的一端连接;所述近似圆柱形部分与机头分流锥 相接,所述模芯前端插入到所述近似圆台形部分的半径小的一端内。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模具制备光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挤 出生产时,恒压空气或氮气直接从分流锥中间导入模芯后端,然后由模芯后端导入至模 芯前端的各扇形微管,从而灌注整个模芯,以满足模芯前端的各个扇形微管得到恒压空 气或氮气导出;塑料从模芯外表面与模套之间以一定的压力挤出,直接灌注模芯前端各 扇形微管间的间隙,由此从模芯前端挤出的即为蜘蛛网结构的塑料光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次以上的速差拉伸比来实现外径 符合要求的蜘蛛网结构的塑料光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5∶1的挤出拉伸比实现一次产品, 然后经第一次的速差拉伸以形成中间产品,最后经第二次的速差拉伸以形成最终产品, 其中第一次的速差拉伸和第二次的速差拉伸的速差拉伸比均为3∶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一次产品的外径为2mm或 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1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CTV摄像机镜头
- 下一篇:一种颗粒物质动力学特性研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