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古建筑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5875.5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高一波;马良俊;任禾;陈琳;刘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G06Q50/00;G06F17/30;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领域 知识 古建筑 保护 技术 信息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古建筑保护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为古建筑保护技术信息系统,基于领域知识的古建筑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全人类的文化依存,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痕迹中各种物质、非物质因素的重要载体,对我们认识历史、认识前人的轨迹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就是在当代社会,其在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宗教等领域和这些领域内派生出来的旅游、品牌、经济方面都蕴含着突出的普遍价值。当作为城市一部分的古建筑,他们是城市的凝固,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符号,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是城市的灵魂。
面对经济的发展,古建筑的使用和开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范围不段扩大,古建筑的可持续性使用遭受着严峻的挑战。古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护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尤其在我国,人口众多,古建筑又多为木质结构,不易保护,更加增加了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和责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大规模知识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和工具支持。
近年来,随着文化保护领域多个信息化项目的启动,信息技术对于古建保护领域的重要作用得到业界的认可。数字近景测量技术、激光三维扫描测量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为在不接触文物的前提下,实现了古建筑的测量、数字化保护和复原;网上博物馆的建立等有效的增加了我国古建筑的展出频次,取得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同时这些项目,也带来了大量的数据库,积累了T数量级的数据信息。
但是,当前在古建筑领域开展的信息化工作中,尚未体现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背后隐含的知识内容。具体的使用者经常面对“数据很多,知识很少”的困局。面对海量信息,文物保护工作迫切需要知识的支撑。知识的内涵体现在语义方面,有多种表现形式,即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知识的传播形式可借助于Web和TCP/IP技术。因此,未来是KOD(Knowledge On Demand)的模式,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取任何模式的知识。”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目前科研人员普遍接受的处理海量数据的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古建筑保护领域的强大作用,解决目前“海量数据,知识匮乏”、海量数据的使用率偏低的使用困局,进一步挖掘和使用古建保护领域中相关知识,促进古建筑保护知识的研究,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整理古建筑保护领域的各种知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古建筑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基于领域知识的古建筑保护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古建筑保护知识库与古建筑保护知识库管理平台连接,用于存储能够为古建筑保护信息提供语义分类标准的古建筑保护知识,限定古建筑保护领域的专业术语、描述专业术语之间的关系,提供逻辑推理功能;古建筑保护知识管理平台与古建筑保护知识库之间可以是C/S结构或者是B/S结构;
古建筑保护知识管理平台与知识工程师连接,为知识工程师提供管理古建筑保护知识库的工作平台,除知识工程师通过古建筑保护知识库管理平台对古建筑保护知识库内的内容进行修改外,其他人员和单元均不能对古建筑保护知识库的内容进行更改;
数据管理单元与古建筑保护数据库双向数据连通,数据索引单元和古建筑保护知识库对数据管理单元和古建筑保护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起到辅助作用;数据管理单元只能改变古建筑保护数据库中的内容,不能改变古建筑保护知识库、数据索引单元以及其他部分的内容,数据管理单元利用数据索引单元中的双数据索引为古建筑保护工作者提供古建筑信息语义查询功能;同时,数据管理单元向古建筑保护数据库发送古建筑保护工作者的查询信息、管理指令和上传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
古建筑保护工作者与数据管理单元连接,对与古建筑保护相关的数字信息进行分类,经过语义标注后将数据上传至古建筑保护数据库;古建筑保护工作者通过数据管理单元增删修改古建筑保护相关的数字信息;
对外知识服务单元与含有古建筑保护知识库、数据索引单元和古建筑保护数据库的知识数据库单元相连,以WebService的形式对外提供分布式知识、数据查询服务,接收普通使用者的查询请求,从古建筑保护知识库、数据索引单元和古建筑保护数据库中获得数据和知识,返回给普通使用者;对外知识服务单元不能修改古建筑保护数据库、古建筑保护知识库、数据索引单元中的内容。
优选地,所述数据索引单元与古建筑保护知识库和古建筑保护数据库相连,对古建筑保护工作者上传的古建筑保护数字化信息利用古建筑保护知识库提供的领域知识形成双数据索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显示系统
- 下一篇:显示装置、电子装置、电子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