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解锰渣制备建筑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5791.1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宁;周长波;彭晓成;王璠;潘涔轩;但智刚;朱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8B3/00 | 分类号: | B28B3/00;B28C3/00;B28C7/04;B28C5/00;B28B11/24;E0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0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解锰 制备 建筑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锰渣制备建筑材料的方法,属于电解锰行业资源循环利 用及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无锰不成钢”,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战略物质,锰产品主要有电解 金属锰、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锰、硫酸锰等。其中,电解锰的应用最广泛、产量 也最大,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电池、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 高新技术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解锰的应用范围越来越观,消耗量也越来越 多。
近年来,我国电解锰行业发展迅猛,已成为黑色冶金的第二大产业。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截至2007年底,我国电 解锰企业合计生产能力达到178万t,实际产量102万吨,产能和实际产量均占 世界的97%以上。我国电解锰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重庆、广西、湖北等 12个省市,其中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锰三角”)产量占40% 以上。
目前,我国电解锰生产主要采用的还是美国矿山局于1935年提出的酸浸电 解的湿法冶金工艺,主要包括粉碎、酸解、压滤、电解、钝化、干燥、剥离等生 产过程。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设备简单、管理粗放等原因,我国电解锰行业是一 个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的重污染行业, 其中每生产1t电解金属锰,需要消耗8t左右的锰矿石(品位16%),2t左右的 硫酸、7000kw·h电,同时要产生8t左右的电解锰渣、150Kg左右的阳极泥、3 左右的废水。近年来,由于锰矿石品位的下降,单位电解锰产品消耗的锰矿石和 随之产生的电解锰渣上升的趋势十分明显。
电解锰渣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碳酸锰矿粉经过硫酸浸出后再经压滤固液分 离产生的残渣。以一个年产3万t电解锰企业为例,每年产生的电解锰渣为20 万t左右,我国电解锰行业每年产生的电解锰渣高达800多万t,加上历年来积 累的电解锰渣,数量惊人。电解锰渣中不仅含有大量的Mn、氨氮,同时还含有 Cu、Zn、Cd、As等重金属离子,如果处理不当,极易给企业周边地区带来严重 的生态环境污染隐患。
目前,针对这些电解锰渣,大多数电解锰企业都是采用简单堆放在简易落后 填埋场的处理方式,填埋场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无任何防渗措施,渣 坝也比较简单,极易出现垮坝、溃坝的危险,甚至有的企业违法将其排放排入周 边的河流中。由于电解锰企业相对集中,其堆放和排放的电解锰渣中的各种污染 物随雨水、渗滤液进入到当地的水体、下游流域后,远远超过当地生态环境容量, 严重污染和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触目惊心的区域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给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利造成严重危害,引发了许多恶性群发性事件,严重影 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也影响和制约着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电解锰渣的处理处置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电解锰渣的资源化 处理尤其是大家研究的热点。有很多相关机构或单位在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处理及 利用上做了相关研究,如利用锰渣生产全价肥、生产微晶玻璃、生产烧结砖、生 产水泥、代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等,但这些处理方式要么消耗的量太少(3%左右), 要么技术不成熟,企业或社会实际应用得比较少,难以推广应用。
本发明人以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对电解锰行业中产生的电解锰渣 制作建筑材料的工艺技术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将电解锰渣制作建材材料,一方面 可以有效地消耗电解锰渣,缓解电解锰企业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另外一方面在 减少电解锰企业电解锰渣堆放场建设和运行费用的同时,制作的电解锰建筑材料 可以推广到市场,可明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水平,符合 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思路,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发明针对电解锰渣急需处理处置的现状,开发出一种电解锰渣制作建筑材 料的工艺技术方法,填补了现有工艺中的诸多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解锰渣制备建筑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具有 很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工艺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不产生二次污染, 解决了电解锰渣在堆放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同时实现电解锰 渣的资源化利用。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预处理:在电解锰渣中掺和添加剂,加水充分搅拌,露天反应1~7 天,所述的添加剂为:石灰、石膏与高岭土的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