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间粪便污水分离处理和回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5289.0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能拓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D1/02;C02F11/04;C02F1/50;B01D21/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间 粪便 污水 分离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间粪便污水分离处理和回用系统,主要适应于不进行污水集中处理的场合,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卫生间污水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洗脸池的排水,其特点是污染浓度低,只要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以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第二类是含有粪便的冲厕污水,其特点是浓度很高,在现有技术下,通常将这些污水汇入一个卫生间下水总管,同一排入消化池进行消化处理,但是,由于这种处理方式将不同水质的污水混合,因此污染程度低的污水也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处理过程,导致较高的处理成本,减小了回用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粪便污水混入其他污水,导致其中的粪便浓度降低,后续的处理过程通常也能是按照污水净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这种导致处理过程的复杂化,也使粪便失去了作为有机肥回收利用的机会。
因此,有人不断尝试卫生间污水分质收集和分别处理的技术路线,将卫生间的冲厕污水同洗漱污水分别用不同的下水管进行收集,收集后分别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技术的采用受到建筑物下水管道系统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受到处理场所和处理后物质出路的限制,在现有城市中,进行粪便污水的就地处理显示需要更多的条件,而进行粪便污水集中处理则会遇到长距离输送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已建成的楼宇,由于建设分质管道的工程很大,严重影响房屋使用者的生活,因此推广起来也很困难。
但是,我们看到,对于建立在城市外景区等地方的相对孤立的卫生间,由于其远离市政污水管道,客观上要本求这些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同时从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上看,分质处理也不是为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特别是对于缺水地区,如果将部分污水就地处理后进行回用,将对环保、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带来好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生间粪便污水分离处理和回用系统,这种系统将卫生间的不同污水进行分质收集和处理,有助于提高污水的二次利用率,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间粪便污水分离处理和回用系统,包括便器污水下水管道和普通污水下水管道,所述便器污水下水管道接入密闭的推流式消化池进行消化处理,所述普通污水下水管道接入净化消毒池,所述净化消毒池的出水接入便器冲水用高位水箱,所述便器冲水用高位水箱连接便器的冲水管道。
由于进行了污水的分质收集和处理,使不同水质的污水相互分离,将普通污水进行简单处理后,就可以满足冲便器的用水要求,将其用于冲便器,由此节省了冲便器的用水量,不仅有利于保护水资源,而且还可以降低用水的成本;由于将粪便污水单独进行消化,不仅减小了粪便污水的处理量,而且保持了粪便污水的高浓度,这种高浓度的污水经过消化处理后,可以用于制备有机肥,由此不仅大幅度减小了处理费用,而且也有效地利用来做有机肥料,有利于减少化肥用量,保护环境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净化消毒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推流式消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生间粪便污水分离处理和回用系统,包括便器7的污水下水管道10和洗手池2等普通污水的下水管道1,所述便器污水下水管道接入密闭的推流式消化池8进行消化处理,所述普通污水下水管道接入净化消毒池11,所述净化消毒池的出水通过管道3接入便器冲水用的高位水箱4,所述高位水箱通过管道5连接便器的冲水管道6,所述消化池的处理后污水可以运往有机肥制备场所9。
所述便器可以采用节水型便器,以减少冲厕用水,减少粪便污水量,提高粪便污水的浓度,减低含水率,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参见图3,所述推流式消化池采用封闭结构,设有进水口91和出水口93,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两端,主体池92的池内设有一个或多个横向流折流板94,将池内空间分割为若干相互连通的区域,由此形成推流式结构,粪便污水进入消化池后,依照折流板限定的通道,缓慢的向前移动,同时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发酵和消化。
所述消化池主体池的不同区域之间设有回流管道,回流管道可以有不同的设置方式,其中几种典型的设置方式为:(1)最后一个区域通过回流管道连接第一个区域,向第一个区域回流;(2)每个在后的区域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其相邻的前一个区域,向其相邻的前一个区域回流。这种回流有利于维持消化池内特别是第一个区域内的生物浓度和活性,而且可以增大污水的路径,在反复经过多个区域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不同微生物菌群的处理,有助于改善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能拓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能拓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