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下坡辅助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5237.3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罗禹贡;韩云武;李克强;连小珉;杨殿阁;郑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20/00 | 分类号: | B60W20/00;B60W10/18;B60W10/28;B60W10/06;B60W10/10;B60W10/08;B60W4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宁;关 畅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下坡 辅助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辅助驾驶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下坡辅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及人们对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已成为汽车工业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混合动力汽车下坡辅助技术(即在下坡过程中,驾驶员完全松开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情况下,车辆由程序控制保持车速相对稳定或不再增加的技术)因可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又可实现制动能量回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应用价值。现有的下坡辅助控制方法有三种:1、在选择下坡辅助按钮后通过发动机及液压制动系统联合控制实现低速恒值(车辆固有的值)的传统车辆的下坡辅助控制;2、以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和总制动能量回收最大化为目标的混合动力汽车匀速下坡控制;3、通过调节电机的制动力矩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匀速下坡控制。
但是,上述三种下坡辅助控制方法存在的缺点是:1、传统车辆的控制方法,不能实现实时以及任意速度下的坡路辅助控制,应用范围狭窄。2、现有混合动力车的下坡辅助控制方法是以电机的制动力足够大和电池SOC(电池荷电状态)足够大为前提假设的,这与实际工况不符,无法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达到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最优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下坡辅助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下坡辅助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一个坡路辅助控制系统,其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及其控制器、发动机及其控制器和液压制动装置及其控制器;2)整车控制器实时采集车辆的加速踏板位置、制动踏板位置、档位位置及车速的信息,当加速踏板位置及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的值均为零时,启动坡路辅助控制系统并进入坡路辅助控制程序;3)整车控制器通过车速的变化量计算出相应的制动扭矩,再根据电池SOC、电机的制动力矩、车速、离合器的状态和变速器的档位统一动态协调电机、发动机反拖及液压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矩,使车速保持相对稳定。
在执行步骤3)时,其包括以下内容:
(1)整车控制器记录车辆启动坡路辅助控制系统时的车速记为初速度,同时实时采集车辆的当前速度,并与初速度做对比,记录当前速度减与初速度的差值为ΔV:
a、若ΔV小于零,则返回坡路辅助控制程序入口;
b、若ΔV大于零,则进入电机反馈制动控制程序;
(2)整车控制器继续实时采集车辆的当前速度,并计算ΔV:
a、若ΔV小于零,则返回坡路辅助控制程序入口;
b、若ΔV大于零,则进入电机反馈制动控制程序:整车控制器检查电机的制动力矩及电池soc:
①若没有达到电机的最大制动转矩或电池SOC的85%,则整车控制器检查车辆是否处于滑行状态:
i、若不处于滑行状态,则结束坡路辅助控制程序;
ii、若处于滑行状态,则进行电机反馈制动力矩的调节控制并再次进入电机反馈制动控制程序;
②若达到了电机的最大制动转矩或电池SOC的85%,则进入发动机反拖制动控制程序;
(3)接合离合器,变速器恢复至原档位,同时整车控制器继续实时采集车辆的当前速度,并计算ΔV:
a、若ΔV小于零,则返回坡路辅助控制程序入口;
b、若ΔV大于零,则进入发动机反拖制动控制程序:整车控制器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及变速器的档位检查发动机的反拖力矩:
①若没有达到发动机的最大反拖力矩,则整车控制器检查车辆是否处于滑行状态:
i、若不处于滑行状态,则结束坡路辅助控制程序;
ii、若处于滑行状态,则进行发动机反拖力矩的调节控制并再次进入发动机反拖制动控制程序;
②若已达到发动机的最大反拖力矩,则进入液压制动控制程序;
(4)整车控制器继续实时采集车辆的当前速度,并计算ΔV:
a、若ΔV小于零,则返回坡路辅助控制程序入口;
b、若ΔV大于零,则进入液压制动控制程序:整车控制器检查车辆是否仍处于滑行状态:
i、若不处于滑行状态,则返回坡路辅助控制程序入口;
ii、若处于滑行状态,则进行液压制动力矩的调节控制并再次进入液压制动控制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销齿传动长冲程抽油机
- 下一篇:载重汽车新型刹车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