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瓦楞辊表面注渗氮化硅特种陶瓷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4987.9 | 申请日: | 200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龙;刘炜;陈立辉;陈俊忠;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市东方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8/36 | 分类号: | C23C8/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发 |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楞 表面 氮化 特种 陶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瓦楞辊表面强化热处理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瓦楞辊是瓦楞纸板生产线上的关键部件,在生产时既与瓦楞芯纸相对位移产生摩擦挤轧,又受到原纸中夹杂物和矿物硬粒的撞击。因此,瓦楞辊楞齿的顶部极易磨损,导致芯纸楞高过低,增加了涂胶量,降低了纸板的强度。对瓦楞辊进行强化及修复,以提高耐磨性,延长瓦楞辊使用寿命,并且实现失效辊的循环利用,是提高包装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国内厂家制造瓦楞辊的工艺流程如下:锻打下料→粗车→调质→精加工筒体及轴头配合处→热压组合筒体与轴头并封焊→去应力回火→精加工支撑位及筒体外围→粗磨齿→去磨削应力回火→中频淬火→半精磨齿→激光淬火→中辊开槽→精磨齿→镀铬→以筒体齿外围为基准加工两端轴头→总检→打包。瓦楞辊使用材料为35CrMo、42CrMo或50Mn,经镀铬层增强的辊齿表面硬度为55~60HRC,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使用寿命一般在500万~800万长米。
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家着力推广在瓦楞辊表面热喷涂碳化钨硬质合金的硬化处理方式,以进一步提高瓦楞辊使用寿命。碳化钨颗粒具备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经过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加速,以3~5倍音速的速度撞击并镶嵌在瓦楞辊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可以有效地将瓦楞辊寿命延长至1500万长米。然而,此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与废品率均较高的缺点,在推广中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成本较低的表面硬化热处理方式,有效提高瓦楞辊的使用寿命。通过离子注渗的工艺,在瓦楞辊表面形成具有极高结合强度的氮化硅陶瓷层,将瓦楞辊寿命延长至1500万长米,废品率控制在2%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瓦楞辊表面注渗氮化硅特种陶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瓦楞辊置于真空等离子热处理炉内,并与炉内阴极的阴极相连;
步骤2:将上述第1步真空等离子热处理炉密封,开启真空系统,抽真空,真空室的极限真空度范围在133×10-2~5×133×10-1Pa;之后充氢气与四氯化硅气体的混合气达到工作气压,使其工作气压压力范围为10~80Pa,其中四氯化硅气体的体积分数含量范围为60%~80%;
步骤3:启动真空等离子热处理炉的电源,真空炉内形成异常的辉光放电,产生活性硅离子,硅离子在辉光放电空间内各种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吸附在基体表面,夺取电子形成硅原子,并向基体内扩散,在极限溶解度之内,硅原子以溶质的形式存在于基体内;
步骤4:提高工件电源电压,加大工件电流,使工件逐步升温,并保温;
步骤5:保温结束后,切断辉光电源,关闭阀门停止供气和抽气,工件冷却;
步骤6:保持真空等离子热处理炉内的瓦楞辊位置不变,排出四氯化硅与氢气混合气,将真空室抽至真空度5~15Pa后,充入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其中氮气含量体积分数为25%~35%,混合气气压保持在(1~10)×133Pa之间;
步骤7:再次启动真空等离子热处理炉的电源,炉内形成辉光放电,产生活性氮离子,氮离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高速轰击工件表面,夺取工件表面的电子后逐渐成为氮原子,被工件表面吸收,并向内扩散;在此条件下,氮原子与之前渗透的硅原子均具有很高的活性,故两者极易在瓦楞辊表面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氮化硅陶瓷层;
步骤8:提高工件电源电压,加大工件电流,使工件逐步升温,并保温;
步骤9:保温结束后,切断辉光电源,关闭阀门停止供气和抽气,工件冷却;
步骤10:取出工件,两端安装轴头后即可使用。
其中,步骤4中的设备整流输出电流为100~150A,工件表面的电流密度一般为0.5mA/cm2~5mA/cm2;工件的保温温度为500℃~700℃,保温时间为2~4h。
步骤8中的设备放电电压400~800V,电流密度为0.5~15mA/cm2;保温温度为500℃~600℃,渗氮时间为10min~48h。
步骤5及步骤9中的冷却温度为室温。
于步骤1前先将瓦楞辊淬火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市东方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市东方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4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井位和电阻率确定的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热交换器及制冷空调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