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宜于作物苗期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4799.6 | 申请日: | 200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谦;于海燕;游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C05F11/08;C05D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宜于 作物 苗期 使用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宜于作物苗期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人长久以来致力于复合微生物发酵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申请人于2006年5月31日提交了申请号为200610083429.7、名称为“采用复合菌对餐厨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循环处理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此发明专利现已获得授权,其中公开了一种复合菌,其含有以下菌种:环状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施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各个菌种可单独地按常规方法从低温保存的菌种中挑取菌种划线接种到固体平板培养基,于合适条件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根据需要再进行扩大培养;上述培养的各菌种可以液体形式培养后,按环状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施氏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活菌数的比例:(0.8-1.1)∶(1.2-1.5)∶(1-1.2)∶(1.4-1.6)∶(2.2-3)∶(1.2-1.5)∶(1-1.2)∶(0.8-1.2),进行混合制成液体发酵菌剂,于4℃保存备用;也可单独保存,即时混合、即时使用;也可将液态培养物冷冻干燥得到固体菌粉,制成固体形式的发酵菌剂。申请人发现此复合菌能够产生诸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几丁质酶等多种酶,可将有机物中的大分子蛋白和脂肪降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寡糖,前述专利只将其利用于餐厨有机废弃物的发酵处理上,申请人续之地深入研究发现此复合菌在代谢过程中其代谢活性和代谢产物对植物作物的生长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了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引用了专利号为200610083429.7(公开号CN1850965A)的中国发明专利的全文作为参考文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宜于作物由播种到苗期过程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其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根系发育,提高秧苗抗性,改善苗床土壤环境,为秧苗提供充足养分。
一种适宜于作物苗期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其由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组分组成:
复合菌固体菌剂:50%~70%;
草炭:5%~15%;
细黄链霉菌固体菌剂:10%~20%;
麦饭石:8%~12%;
可接受的微量元素无机盐:1%~3%;
所述复合菌是专利号为200610083429.7的中国专利中已公开的适合于对餐厨有机废弃物进行发酵处理的复合菌,所述复合菌固体菌剂和细黄链霉菌固体菌剂是菌种培养后冷冻干燥的产物;
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2亿/克。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其优选由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组分组成:
复合菌固体菌剂:60%;
草炭:13%;
细黄链霉菌固体菌剂:15%;
麦饭石:10%;
可接受的微量元素无机盐:2%。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其含水量小于或等于12.0重量%,有机碳含量大于或等于47重量%。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其中草炭是草本泥炭的俗称,是五千乃至一万年以前低洼地上,植物年复一年枯死,呈半腐烂状态,逐年堆积而成的有机质矿体。草炭具有保水性,透气性,能作为良好的微生物载体,并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草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是纯天然的有机物,无毒无菌。草炭还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使用草炭替代部分复合菌培养物,可降低部分生产成本。麦饭石主要用做载体和提供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备土壤改良左右。本微生物菌剂的生产还需要额外添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硒、铜和硼等。其可以植物可接受的无机盐形式添加到菌剂中,如硫酸锌0.5%、硫酸铁0.5%、偏硒酸0.4%、硫酸铜0.3%和硼砂0.3%等。
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组分粉碎后按比例搅拌混合后真空包装即成。成品形状为粉状,细度达到80目,含水量小于或等于12.0重量%,其中有效活菌数≥2亿/克,有机碳含量大于或等于47重量%。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使用时可参照如下使用方法:
(1)苗床撒施或者直接拌种、浸种:用本品500g均匀撒施于15m2苗床。拌种、浸种时不同作物种类按已有方法使用。
(2)穴盘与营养钵育苗:用本品500g拌营养土或者基质100~120kg,均匀装钵后播种育苗。
(3)苗期浇施:在作物苗期,每次用本品500g兑清水45kg均匀喷施或者兑清水100kg浇施于苗床,间隔7天连用2~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4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视温度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石菖蒲有效部位群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