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5-二甲基-2,4-己二醛-O,O-二氟化硼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4516.8 | 申请日: | 2009-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蔡丽菲;戴雷;赵洪玉;张伟龙;邵立柏;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敬红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己二醛 氟化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涉及红光搀杂材料DCJTB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特别是涉及5,5-二甲基-2,4-己二醛-O,O-二氟化硼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效率高以及能够产生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的发光颜色,在平板显示器技术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突出的性能以及在平板显示器技术中的巨大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实现彩色显示,必须开发一系列发光效率高、性能优良的三色发光材料。经过十多年深入研究,已开发出具有高亮度、高效率的绿光、蓝色材料,但红光材料满足要求相对少。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最为广泛运用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类红光染料是DCM系列染料,2000年Tang等人报道了利用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主体发光材料(C.H.Chen,Tang,C.W.,J.Shi,Thin solid Films,2000,363,327-331),DCM1和DCJ作客体发光材料的高效红色发光器件,自此,DCM类红色发光染料被广泛地研究并应用到器件中。而DCM及DCJ在器件应用中会有浓度碎灭的缺点,为此,Tang等人对DCJ进行了修饰,他们在久洛尼定的C-1及C-4位进行取代得到化合物DCJT。尽管DCJT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但其合成及纯化分离过程却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反应前体2,6一二甲基一(4-二腈甲烯基)-4H吡喃中含有两个活泼甲基,因此在合成过程中DCJT会进一步同醛缩合生成二缩合副产物4一(二氰甲烯基-2,6-双(久洛尼定-9-乙烯基)-4H-吡喃(bis-DCJT)。二缩合副产物的生成不仅导致反应收率的降低,而且使得产物的分离纯化变得困难。针对合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Chen等人设计了DCJTB,由于改进了合成方法,化合物的合成与纯化具有良好的红色发光特性(Chin H.Chen,C.W.Tang,J.Shi,US5935720.)。
DCJTB是目前红光材料中最成功的材料,亮度、效率、寿命都满足了商业应用。在美国专利US5935720中提供了红光搀杂材料DCJTB的合成方法,由两个中间体对接生成的,一个是2-甲基-6-叔丁基-4-二氰甲烯基-4H-吡喃,一个是1,1,7,7-四甲基-9-久络尼定醛。其中1,1,7,7-四甲基-9-久络尼定醛已经被解决,只有2-甲基-6-叔丁基-4-二氰甲烯基-4H-吡喃中间体的产率很低,致使DCJTB工业化成本很高,在OLED制备应用也受到限制,因此2-甲基-6-叔丁基-4-二氰甲烯基-4H-吡喃中间体成为DCJTB工业化的瓶颈。
由于主要中间体2-甲基-6-叔丁基-4-二氰甲烯基-4H-吡喃的合成工艺中(见下式)每步产率都很低,合成出的DCJTB价格很贵,限制了DCJTB的使用。要使DCJTB得到推广,中间体2-甲基-6-叔丁基-4-二氰甲烯基-4H-吡喃(式中E),5,5-二甲基-2,4-己二醛-O,O-二氟化硼(式中B),7-二甲基氨基-2,2-二甲基-6-烯-3,5-辛二醛-O,O-二氟化硼(式中C),2-甲基-6-叔丁基-吡喃酮(式中D)的合成工艺均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5,5-二甲基-2,4-己二醛-O,O-二氟化硼的合成方法,其收率比文献收率高二倍以上,且纯度很高,不用经过特别的纯化步骤就可以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5,5-二甲基-2,4-己二醛-O,O-二氟化硼的合成方法,在温度-30℃~50℃和氮气保护条件下,向频那酮、醋酸酐的溶液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后在室温下反应,所述频那酮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摩尔比=1∶1-1∶10。
优选频那酮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摩尔比=1∶3-1∶6。
所述三氟化硼的加入方式为滴加,加入三氟化硼乙醚的温度为-30℃-30℃。
所述室温下反应时间为15-24小时。
所述合成方法还包括反应完成后的后处理步骤,所述后处理步骤是在低温下向反应液中加入碱性水溶液使其至中性,分液,有机相浓缩即得产品。
所述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碳酸钾水溶液或/和氢氧化钾水溶液。
所述碱性水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滴加,所述碱性水溶液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10%的碳酸钠水溶液、10%的碳酸钾水溶液或/和1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
所述后处理步骤中反应液温度不高于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阿格蕾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4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