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3505.8 | 申请日: | 200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东;吴斌;周玉梅;朱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6;H04L27/38;H03M13/2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交织 地址 生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交织与解交织过程中进行三次数据置换,采用置换合并的方式,具体包括:将交织过程的第二次数据置换操作合并到第一次置换的行顺序写地址中;将交织过程的第三次数据置换操作合并到第一次置换的列顺序读地址中;一次数据写、读操作完成交织与解交织过程的三次置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置换是将相邻的编码比特交替映射到星座的高有效位和低有效位比特的置换过程,将第二次置换直接包含在交织按行顺序的写地址中,该写地址通过基址加偏移常量的方法实现;所述第三次置换为频率旋转置换,将第三次置换包含在交织按列顺序的读地址中,该读地址通过设置初始偏移地址以及利用列基址加偏移常量的方法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置换为按行将数据写入交织矩阵,旋转操作后按行将数据读出;该读地址为按列顺序读,将行顺序地址旋转与列顺序地址旋转进行换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交织的写地址、读地址通过所述置换合并实现,将交织过程的置换合并后生成的写地址作为解交织过程的读地址,将交织过程的置换合并后的读地址作为解交织过程的写地址,实现多模式的解交织地址生成。
5.一种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写地址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过程中需要的写地址;
读地址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过程中需要的读地址;以及
常量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写地址部件与读地址部件所需的常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地址生成部件在收到地址请求时根据交织模式产生相应的写地址;该写地址通过基地址加偏移址的方法实现;该写地址为行方向,因而基地址通过自增1计数器实现;通过设置行、列方向的循环移位寄存器确定当前基地址在置换规则最小重复单元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对应的写地址偏移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地址生成部件在收到地址请求时根据交织模式产生相应的读地址,该读地址通过初始地址自增Ncol的方法实现;该读地址为列方向,设置一个列基址寄存器用于标记当前地址所在列的下一列;当一列地址生成完后,地址赋值为列基址值,同时列基址自增1;当列基址增大到(Ncol-1)时,列基址置为0;初始读地址由所述常量生成部件给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地址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量生成部件根据输入的模式选择信号产生各交织或解交织模式的地址生成所需的常量;模式选择信号包括:映射方式、系统带宽、信标与数据标志以及交织装置或解交织装置所在的空分编码数据流序号,所需的常量包括:偏移常量,交织矩阵行、列大小和交织深度。
9.一种交织或解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地址发生装置、地址控制部件、数据控制部件以及单端口RAM部件构成,其中输入的数据根据该地址发生装置中生成的写地址依次轮流写入两片单端口RAM,并根据该地址发生装置中生成的读地址从两片单端口RAM中依次读出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织或解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发生装置包括:
写地址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过程中需要的写地址;
读地址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过程中需要的读地址;以及
常量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写地址部件与读地址部件所需的常量。
11.一种交织或解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地址发生装置、数据控制部件和双端口RAM部件构成,其中输入的数据根据地址发生装置中生成的写地址依次轮流写入两片双端口RAM,并根据地址发生装置中生成的读地址从两片双端口RAM中依次读出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织或解交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发生装置包括:
写地址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过程中需要的写地址;
读地址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多模式的交织与解交织过程中需要的读地址;以及
常量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写地址部件与读地址部件所需的常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3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光LED恒流开关电源
- 下一篇:发电机推力头加热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