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流型电荷泵的白光LED照明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2833.6 | 申请日: | 200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 |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H05B37/02;H02M7/06;F21V2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小灿 |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流 电荷 白光 led 照明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光LED照明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电流型电荷泵的白光LED照明驱动电 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白光LED广泛应用于手机、MP3播放器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LCD背光显 示中,它需要稳定的工作电压,如果工作电压下降,则白光LED的亮度降低,色彩就不鲜 明,显示效果就不理想。白光LED不能直接由电池供电,因为电池一开始使用,电压就递 减,影响显示效果,因此一般在使用电池作为供电电源产品中,用于LCD背光的白光LED 驱动电路设计上往往使用一个升压型的电荷泵,把递降的电池电压升到它需要的工作电压。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将LED作为照明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体积小,发 光效率高,寿命长,功耗低等优点,对于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照 明,建筑装饰照明,并逐步进入家庭照明领域。但将LED用于普通照明,相比于普通光源, 需要增加特定的驱动电路,以适用接入市电交流电源,实现白光LED照明灯具的实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型电荷泵的白光LED照明驱动电路,能够接入交流电源,适 应性强,有利于保障白光LED的使用寿命和节约电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电流型电荷泵的白光LED照明驱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能够接入交流电源 的由四个二极管D1~D4组成的全波整流桥,所述全波整流桥的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由一个 由电阻R1和两个电容C1,C2组成的∏型滤波器,所述∏型滤波器连接电流型电荷泵,所 述电流型电荷泵的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由两个电阻R3,R2组成的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 路并联一个输出电容C3,所述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接点连接电荷泵反馈输入端FB, 所述输出电容C3并联一个双稳态触发器,所述双稳态触发器的输出正极端与输入正极端之 间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所述双稳态触发器的输出正极端依次通过一个二极管D5和一个 滤波电容C5以及第二电感L2连接负极端,所述滤波电容C5两端之间顺序串接一个限流电 阻R6和一个或以上的白光LED,所述双稳态触发器包括一个PNP型三极管Q1、一个NPN型 三极管Q2、两个电阻R4,R5和一个电容C4,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NPN型三 极管Q2的基极,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一个电阻R5 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依次通过一个电容C4和一个电阻R4连接所述NPN型三 极管Q2的集电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LED照明驱动电路适应性强,能够在较宽的输入至输出电压范围内保持高效,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LED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ED照明驱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电流型电荷泵的白光LED照明驱动电路,包括能够接入交流电源的由四个二 极管D1~D4组成的全波整流桥,所述全波整流桥的直流电压输出端连接由一个由电阻R1和 两个电容C1,C2组成的∏型滤波器,所述∏型滤波器连接电流型电荷泵,所述电流型电荷 泵的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由两个电阻R3,R2组成的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并联一个输 出电容C3,所述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接点连接电荷泵反馈输入端FB,所述输出电容 C3并联一个双稳态触发器,所述双稳态触发器的输出正极端与输入正极端之间通过第一电 感L1连接,所述双稳态触发器的输出正极端依次通过一个二极管D5和一个滤波电容C5以 及第二电感L2连接负极端,所述滤波电容C5两端之间顺序串接一个限流电阻R6和一个或 以上的白光LED,所述双稳态触发器包括一个PNP型三极管Q1、一个NPN型三极管Q2、两 个电阻R4,R5和一个电容C4,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 所述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一个电阻R5连接,所述PNP型 三极管Q1的基极依次通过一个电容C4和一个电阻R4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未经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越叶片俯仰角控制系统
- 下一篇:控制信道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