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2316.9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少武;杨帆;周巍;申志伟;房秉毅;徐雷;辛喆;文湘江;刘俊轩;张民;冯立华;潘海鹏;唐雄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L12/18;H04N7/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区 对等 网络 流媒体 点播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媒体点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及系统,属于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点对点(Peer to Peer,以下简称:P2P)技术是一种对等网络技术,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也是服务器。P2P流媒体点播业务将P2P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采用P2P技术交换视频数据,在每个观看的客户端的内存中创建一个进程,用户在观看流媒体内容时,在硬盘中缓存一部分数据,为其他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下载,也能从其他客户端上获得所需的数据,从而实现视频数据的多用户、高带宽播放。P2P流媒体点播业务将用户按照时间片分成多批用户,当用户任意选择视频播放位置时,将用户从原来的时间片中去除,然后添加到相应的时间片中,经过短暂的缓冲后,就能从用户指定的位置开始播放视频。
目前广泛使用的P2P流媒体点播系统并不适合运营商在实际网络运营中使用,它没有对运营区域进行划分,无法实现分区域管理,也就无法实现跨区域的P2P流媒体点播业务。具体来说,现有系统普遍不能支持各省均有独自的节目内容源,不能实现各省可提供不同节目以实现差异化服务的功能,不能实现跨省的P2P流媒体点播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及系统,用以实现跨区域的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业务,适合运营商在实际网络运营中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包括:
客户端获取第一区域的综合服务器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客户端所在的区域;
所述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区域的综合服务器向第二区域的内容源服务器发送流媒体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区域的内容源服务器向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下发流媒体内容分片;
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通知第一区域的节点索引服务器更新节点列表,将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添加到所述节点列表中;
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进行流媒体内容传输;
所述客户端通知第一区域的节点索引服务器更新节点列表,将所述客户端添加到所述节点列表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系统,包括:
客户端,用于获取第一区域的综合服务器地址信息,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客户端所在的区域;向所述第一区域的综合服务器发送流媒体请求消息;并在下载数据完成后通知第一区域的节点索引服务器更新节点列表;
第一区域的综合服务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流媒体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二区域的内容源服务器;
第二区域的内容源服务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流媒体请求消息,向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下发流媒体内容分片;
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流媒体内容分片,并通知第一区域的节点索引服务器更新节点列表;
第一区域的节点索引服务器,用于存储并更新所述节点列表,将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和所述客户端添加到节点列表中,将所述节点列表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本发明在获取了客户端所在的第一区域的综合服务器地址信息后,通过第一区域的综合服务器向第二区域的内容源服务器发送流媒体请求消息,第二区域的内容源服务器向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下发流媒体内容分片,在更新节点列表后,客户端与第一区域的边缘服务器进行流媒体内容传输,并将客户端添加到节点列表中,实现了处于第一区域的客户端点播第二区域的流媒体内容的业务,从而实现分区域管理,不同区域可以提供不同节目以实现了差异化服务的功能,适于运营商在实际网络运营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基于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方法实施例二中流媒体内容发布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跨区域对等网络流媒体点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层虚拟专用网络快速重路由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执行车辆诊断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