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时播放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82288.0 | 申请日: | 200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姚凯;郭宗明;白东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24;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 明;任晓航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播放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视频的播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延时播放控制方 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延时播放控制设备主要都是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先将视音频 信号传输到视频服务器上进行录制,然后隔一段时间后再将录制的信号进行 播出。这种方法通常是用在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需要专门的视频服务器进 行保存。这样的话需要投入很多硬件设备,而且很多时候是要传输到远程服 务器,这样中间出现故障的概率就会提高,而且很多专门的硬件设备都是非 常昂贵的,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硬件成本。同时,很多情况下一旦延时播放控 制的时间设定之后就很难再进行改变,不是很需要延时播放的节目还是需要 经过很长的延时才能得到播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延时播 放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不仅能够非常灵活地对延时播放的时间进 行控制,而且整个系统在一台机器上面完成,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同时 也避免了大量的硬件投入,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的延时播 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不同格式的视频源进行解码,得到统一格式的无压缩的视音 频数据;
步骤二,根据需要延时的时间对接收到的无压缩的视音频数据进行缓 冲;在对视频进行缓冲的过程中,为视频帧序列建立一个视频帧循环队列, 队列长度比需要延时的长度多1帧用来作为替换缓冲区;刚启动的时候用垫 片文件来填充缓冲队列,然后每次播放一帧后就将视频源中的一帧填充到相 应的位置上,通过这样循环的方式来实现对视频帧的延时播放控制;
在对音频缓冲的过程中,通过缓冲时间和音频的码率计算出需要的缓冲 区大小,然后每次在为音频缓冲区分配的时候多分配1秒的音频数据大小; 启动的时候填充垫片音频数据,等到播放的时候,每当接收到一个音频数据 包后,按照相应音频数据包的大小播放出一段缓存的音频数据;
步骤三,将缓冲的无压缩的视音频数据进行编码,然后传输到流媒体服 务器进行播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延时播放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模块:解码模 块、延时模块和播出模块;
所述的解码模块用于将不同格式的视频源进行解码,得到统一格式的无 压缩的视音频数据,然后再将这些无压缩的视音频数据传输到延时模块;
所述的延时模块用于根据需要延时的时间对接收到的无压缩的视音频数 据进行缓冲,然后再将缓冲的无压缩的视音频数据传输到播出模块;所述延 时模块在对视频进行缓冲的过程中,为视频帧序列建立一个视频帧循环队 列,队列长度比需要延时的长度多1帧用来作为替换缓冲区;刚启动的时候 用垫片文件来填充缓冲队列,然后每次播放一帧后就将视频源中的一帧填充 到相应的位置上,通过这样循环的方式来实现对视频帧的延时播放控制;
在对音频缓冲的过程中,通过缓冲时间和音频的码率计算出需要的缓冲 区大小,然后每次在为音频缓冲区分配的时候多分配1秒的音频数据大小; 启动的时候填充垫片音频数据,等到播放的时候,每当接收到一个音频数据 包后,按照相应音频数据包的大小播放出一段缓存的音频数据;
所述的播出模块用于将缓冲的无压缩的视音频数据进行编码,然后传送 到流媒体服务器进行播出。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因为本发明所述的延时播放控制方法及系统直接通 过软件的方式来实现,根据需要延时的时间对视音频数据进行缓冲,然后过 了延时时间后再将缓冲的数据进行播出。所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延时播放 控制方法及系统,不仅可以非常灵活地对延时播放的时间进行控制,而且整 个系统可以在一台机器上面完成,从而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同时也避免 了大量的硬件投入,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延时播放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的视频延时播放控制方法的控制策略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延时播放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模块:解码模块 11、延时模块12和播出模块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