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键盘和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0828.1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张峰懿;边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G06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键盘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硬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键盘和手机。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通常是数字按键和字母按键复合在一起的,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起见,图中只示出了0-9这些数字和A-Z这些字母,但是其它的字符也在本发明的覆盖范围内,下同)。但是,这种复合按键的方式不能兼顾数字按键和字母按键的独立操作性,例如,当从一种输入法切换到另一种输入法时需要进行输入法的切换。为了便于独立操作,现有又提出一种字母按键和数字按键独立设置的手机键盘,如图2所示。但是,设置这种键盘的手机过于宽大,不利于手小人士握持,并且,键帽通常比较小,按压手感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可折叠键盘和手机,解决数字按键和字母按键不能独立操作的问题,并且解决设置可以字母数字独立操作的键盘的手机过于宽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键盘,包括:
第一模块,一面为数字或字母单键盘,另一面为数字和字母独立设置的全键盘的一部分;
第二模块,为数字和字母独立设置的全键盘的另一部分;
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通过可实现折叠的元件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包括上述的可折叠键盘,其中,第二模块的另一面固定连接在手机的键盘底座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第一模块一面为数字或字母单键盘,第一模块的另一面与第一模块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独立设置的全键盘,可以实现数字和字母的独立操作;用可实现折叠的元件连接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可以实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互相折叠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小设置这种键盘的手机的大小,使手机保持正常的长宽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手机键盘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手机键盘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块实施例的一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块实施例的另一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模块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块实施例的另一面及第二模块实施例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第一打开程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第二打开程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第三打开程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第四打开程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手机实施例第五打开程度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3为本发明可折叠键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模块31和第二模块32,第一模块31和第二模块32通过可实现折叠的元件连接,例如,第一模块31和第二模块32通过转轴33连接。并且,为了美观及实际操作的方便性,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大小通常是相同的,当然,也可以设计为不同。
图4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块实施例的一面的示意图,参见图4,第一模块的一面为数字或字母单键盘。例如,图4所示为数字键盘,在使用手机的键盘时,通常是进行打电话的拨号,会用到较多的数字,因此可以将一面设置为较常用的全数字键盘。当然,如果该键盘用于其他的设备中,如果字母是常用的输入时,也可以将这面设置为全字母键盘。这样,当保持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折叠状态时,可以满足通用的输入数字或字母的需要。
图5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块实施例的另一面的示意图,参见图5,第一模块的另一面为数字和字母独立设置的全键盘的一部分。
图6为本发明中的第二模块实施例的示意图,参见图6,第二模块为数字和字母独立设置的全键盘的另一部分。
图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模块实施例的另一面及第二模块实施例结合后的示意图,参见图7,即两面结合后为数字和字母独立设置的全键盘。这样,当保持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打开时,可以满足数字和字母独立操作的需要,可以作为智能手机,用于文字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