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功能的强化自养生物脱硫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80607.4 申请日: 2009-03-20
公开(公告)号: CN101503244A 公开(公告)日: 2009-08-12
发明(设计)人: 张旭;徐慧纬;李广贺;杨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00 分类号: C02F3/00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童晓琳
地址: 100084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功能 强化 自养 生物 脱硫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功能的强化自养生物脱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豫、苏、鲁、皖煤矿开采区高硫酸盐高硬度矿井水分布广泛,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地面及地下水体硫酸盐污染,影响水环境质量与供水安全。电镀、印染、烟气洗脱等工业活动也产生了大量有机物含量较低的硫酸盐废水。 

硫酸盐是弱毒性离子之一,饮用水中含有SO42-会有苦涩味,浓度超过600mg/L的水普遍会有腹泻反应,易造成消化道损伤(WHO,1996)。除硫酸盐本身的毒性危害外,一旦硫酸盐参与环境中硫的循环时势必带来其他更加不利的影响,如厌氧条件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恶臭H2S,污染腐蚀各类水管、油管及油罐等。 

生物脱硫包括硫酸盐还原、硫化物氧化回收S单质两个过程,硫化物的氧化易于通过物化或生物法(如无色硫细菌)实现。对于硫酸盐还原过程,由于矿井排水几乎不含有机物,其难点和关键是碳源和电子供体的供给。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和降低成本,以H2为唯一电子供体、CO2为碳源的自养硫酸盐还原引起了广泛关注,价廉的合成气(H2、CO2、CO的混合气)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H2的安全性和传质效率是解决应用的关键,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气提式反应器和疏水性无泡曝气技术。 

气提式反应器通过循环鼓气扰动液相促进传质的方式,其内生物采用悬浮生 长或附着在悬浮载体的方式,参见文献“Esposito G,et a1.Effect of the sludgeretention time on H2 utilization in a sulphate reducing gas-lift reactor.ProcessBiochemistry,2003,39:491-498”。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需采用较大气体压力,由于氢气溶解度低,气体需要分离H2S、经压缩后循环使用,动力费用较高,且在循环压缩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大。疏水性膜反应器采用无泡曝气理念,提高氢气传质效率。还原产生的H2S气体产生在膜外侧,从而不会与膜内的高压气体混合;无需进行气体的再压缩和回用,安全性较高。参见文献“Tabak H H,Govind R.Advances in biotreatment of acid mine drainage and biorecovery of metals:2.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 for sulfate reduction.Biodegradation,2003,14:437-452”。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微生物附着在膜表面生长,由于膜丝表面积有限,生物量低,反应器处理能力较低。美国专利US6387262B1公开了一种采用束状中空纤维膜组件强化H2传质,实现自养反硝化的装置,膜组件采用束状末端封闭式,膜丝独立,从而防止微生物过量增殖导致膜丝粘连情况,从而确保传质优势,但该装置生物量有限,处理能力低。Terada提出了矿渣纤维沾附在透气性膜表面作为生物附着载体的方法。参见文献“Terada A et al.Rapidautohydrogen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by a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 equipped with afibrous support around a gas-permeable membrane.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6,31:84-91.” 

中空纤维膜组件供氢气的装置用于富硫酸盐水处理时,由于硫酸盐浓度较高(多为800~5000mg/L),需要大量电子供体(H2),同时为提高单位反应器处理效率,生物量需大幅度提高,从而降低污泥负荷。增大膜丝表面生物附着量有利于提高处理能力,但代价是阻塞膜孔、传质性能下降。此外自养生长较慢,需要强化微生物代谢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功能的强化自养生物脱硫的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