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器自动排气装置的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0334.3 | 申请日: | 2009-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贾宇东;秦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宇东;秦京生 |
| 主分类号: | A61M5/36 | 分类号: | A61M5/36;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7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自动 排气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器自动排气装置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重新设置了位置的带有排气功能的装置的输液器在静脉输液时的初始排气准备阶段的操作方法和输液过程中的药液走空时再排气续接的操作方法,该排气装置还兼有在输液过程中的自动排出上游管路内的气泡功能。
【技术背景】
目前,所有使用的输液器不具备单独规定的新的操作方案,没有规定带有排气功能的过滤器的新的使用方法,设置上依然将排气过滤器安装在流量调节器的下游因而造成使用方法上沿用传统的操作习惯,遇到了新的问题后造成使用方法的错误,另外传统的排气过滤输液器不具备输液过程的自动排出上游气泡的功能,原因是零件组合方式依然沿用原有传统模式。
当药液在输液过程中走空时,则传统的操作方式是将走空段下游的留存液体管路通过挤压方式将管路内气体挤压到滴瓶内,该过程非常费力并有可能无法实现排净气泡的目的,造成更复杂的其它的操作步骤的被迫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重置输液器自动排气装置的使用方法,首先是将排气装置改变位置,安装在流量调节器的上游,因此可以保证在正常输液时实现自动的排出排气装置上游的气泡,其次,规定了新的结构在输液操作时的不同情况下的操作模式:
(1)初始输液准备阶段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关闭流量调节器,常规穿刺药瓶并将部分药液引流至滴瓶内,自然悬垂滴瓶,使得药液自然下流到自动排气装置,最后再打开流量调节器,使得液体继续下流排除自动排气装置下游残余的气体;
(2)输液过程中药液走空在自动排气装置上游时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关闭流量调节器,再更换药液并引流药液至滴瓶内,自然悬垂滴瓶,再打开流量调节器使药液达到合适滴数,使气段上游药液自然下流,直到上下两段液体在自动排气装置内自动对接并从自动排气装置的排气孔自动排出管路内空气;
(3)输液过程中药液走空至自动排气装置下游时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关闭流量调节器,再更换药液并引流药液至滴瓶内,自然悬垂滴瓶,再打开流量调节器使药液达到合适滴数,使气段上游药液自然下流,直到药液下流到并充满自动排气装置,再打开流量调节器,将下段气体从前端拔离接头排出。
上述操作不是必然的前后关系,后2个模式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另外,在该排气装置上设计有2次排气功能,可以实现彻底排气和全方位排气的功能。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可以在输液过程中自动排出输液管路内的气泡,在初始阶段可以加快排气速度,在输液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液体走空,则可以很快速地将第2次引进的液体与前段液体自动对接和自动排出管路内的气泡或一段气体,不必再弹管或手工挤压,在输液过程中实现2次排气,提高最终的排气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重置输液器自动排气装置的使用方法,在下述3个条件下分别按照下述方法实施:
(1)初始输液准备阶段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关闭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再将穿瓶针穿进药瓶,夹闭滴瓶下部输液管并倒置滴瓶,挤压瓶体将部分气体排进药瓶内,松开滴瓶使之可以靠变形回弹的负压吸引药液进入滴瓶,再将滴瓶回位自然状态,实现将药液引流至滴瓶内,自然悬垂滴瓶后,药液自然下流到排气装置,并充满该排气装置,然后再开启流量调节器,使得液体继续下流从针尖部位排除排气装置下游的气体;
(2)输液过程中药液走空在自动排气装置上游时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关闭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控制输液管路内气体停留在自动排气装置的上游,再更换药液并按照方法(1)将药液引流至滴瓶内,自然悬垂滴瓶,使得药液自然下流到排气装置并充满该排气装置,再打开流量调节器至合适滴数,使得上下2段管路内的液体自然下流,当下游液段走自动排气装置后,管路中间的气体则从自动排气装置的排气孔排出,上游液段则快速下流到自动排气装置内,在下游液段未脱离自动排气装置时,实现上下两段液体在自动排气装置内自动对接并从排气装置的排气孔自动排出管路内空气;
(3)输液过程中药液走空至过滤器下游时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关闭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控制输液管路内气体停留在自动排气装置的上游,再更换药液并按照方法(1)将药液引流至滴瓶内,自然悬垂滴瓶,使得药液自然下流到排气装置并充满该排气装置,再打开流量调节器,利用上游液体压力使液体继续下流并在下部的输液管路接头部位排出残余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宇东;秦京生,未经贾宇东;秦京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