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大花杓兰种子萌发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80020.3 申请日: 2009-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1536629A 公开(公告)日: 2009-09-23
发明(设计)人: 张毓;赵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植物园
主分类号: A01C1/00 分类号: A01C1/00;A01G31/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 畅
地址: 100093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使大花杓兰 种子 萌发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使大花杓兰种子萌发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大花杓兰种子通过非共生无菌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花杓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东北地区,由于过度采集,目前处于严重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促进种群恢复的有效保护措施。如果能进行人工繁殖栽培,对于大花杓兰的保育研究和将来的合理开发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非共生无菌萌发是兰科植物种子繁殖的常规方式,在研究和商业中都广为应用。绝大多数热带兰科植物的种子在无菌萌发实验中容易萌发,相对而言,地生兰种子的萌发要困难得多,往往需要特殊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而且不同的属,甚至同一属内不同种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培养条件都不同,难以像热带附生兰一样容易找到通用培养基。因此,温带地生兰种子无菌播种繁殖不是很成功,目前只有部分种类能顺利萌发。杓兰属植物的无菌萌发又比普通地生兰困难得多,尤其是大花杓兰所属的大花红花系列。牡丹江师范学院曾对大花杓兰进行了三年无菌播种试验,采取了许多促进萌发的措施,却无一枚种子萌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大花杓兰种子萌发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使大花杓兰种子萌发的方法,是取种胚发育至球型胚时期、但内种皮未开始形成干膜前的大花杓兰未成熟种子进行培养,得到萌发的种子。

所述种子具体可以是大花杓兰未成熟绿荚种子。

其中,所述培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所述培养的温度可为18-22℃,优选为20℃。

所述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可为改良VW+(0.5mg/L-2.0mg/L)6-BA+(50ml/L-200ml/L)营养物,所述营养物为椰乳、土豆汁或香蕉汁;优选为改良VW+2.0mg/L6-BA+100ml/L椰乳。

所述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还可为改良VW+(50ml/L-200ml/L)营养物,所述营养物为椰乳、土豆汁或香蕉汁;优选为改良VW+100ml/L椰乳。

所述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还可为MS+(0.5mg/L-2.0mg/L)6-BA+(50ml/L-200ml/L)营养物,所述营养物为椰乳、土豆汁或香蕉汁;优选为MS+2.0mg/L 6-BA+100ml/L椰乳。

所述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还可为MS+(50ml/L-200ml/L)营养物,所述营养物为椰乳、土豆汁或香蕉汁;优选为MS+100ml/L椰乳。

上述任一所述培养基的pH值可为5.6-5.8。

椰乳:是椰子中所含的液态内容物。

土豆汁可以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土豆去皮,切成小块,将土豆与蒸馏水以1∶1的质量比混合,绞碎,得到土豆汁,备用。

香蕉汁可以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香蕉去皮,将香蕉与水以1∶1的质量比混合,绞碎,得到香蕉汁,备用。

本发明使大花杓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方法,通过准确选择恰当的播种时机即选择处于种胚已发育至具有萌发能力,但萌发抑制因子还未形成的一段狭窄的发育窗口时期(即种胚发育至球型胚时期,且内种皮未开始形成干膜前)的未成熟的种子进行播种,再加上合适的温度及培养基的使用,使大花杓兰种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得以萌发,而且萌发率比较高,最高可达60%,克服了以往人工繁殖没有一例成功的缺点;另外,本发明方法有实际操作性,成本合理,尤其对规模化繁殖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本发明方法在人工繁殖大花杓兰领域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大花杓兰的保育和规模化繁殖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花杓兰胚与珠被的发育过程图。

图2为种子萌发显微观察图。

图3为大花杓兰未成熟种子发育进程与萌发率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实施例1、大花杓兰(Cypriipedium macranthum)的未成熟种子离体培养发育

为了进行大花杓兰的种子离体培养萌发研究,需要了解其种子从受精到成熟各时期的发育进程。

在花期对大花杓兰(北京市百花山林场)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第4-12周,每周一次,采集不同成熟度的子房(蒴果)。采用FAA固定液真空抽气固定24小时后,转至70%酒精内常温保存。石蜡切片法制片,Nikon显微镜下观察,CCD拍照。

实验设3次重复,结果如表1所示,具体如下:

1、受精后胚的发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植物园,未经北京市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